尿潜血出现的原因可能包括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肾脏疾病、全身性疾病等。
1、泌尿系统感染
当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入泌尿系统,引发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疾病时,炎症会损伤泌尿道黏膜,导致黏膜下的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进而出现尿潜血阳性。患者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2、泌尿系统结石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在移动过程中,可能会划伤泌尿道的管壁,造成局部破损出血。尤其是结石卡顿在狭窄部位时,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和损伤更明显,使得尿液中出现红细胞,表现为尿潜血。
3、泌尿系统肿瘤
肾癌、膀胱癌等泌尿系统肿瘤,肿瘤组织生长迅速,其内部的血管丰富且脆弱,容易破裂出血。血液进入尿液后,就会导致尿潜血检测呈阳性。早期肿瘤可能症状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血尿加重等情况。
4、肾脏疾病
像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会影响肾脏的滤过功能。肾小球基底膜受损,红细胞会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进入尿液,引起尿潜血。患者可能还伴有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
5、全身性疾病
某些全身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人体的凝血功能,导致身体各部位容易出血,泌尿系统也不例外,可出现尿潜血。此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肾脏时,也会引起尿潜血。
尿潜血可能是多种疾病发出的信号,不能忽视。若检查发现尿潜血阳性,尤其是伴有其他不适症状,如腰痛、腹痛、尿频、血尿等,应及时前往医院泌尿外科或肾内科就诊,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