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会传染,主要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风险高,需注意个人卫生和物品消毒来降低感染风险。
传播途径及相关因素
直接接触传播:当健康个体与鹅口疮患者的口腔分泌物、被污染的物品等直接接触时,白色念珠菌可从传染源转移到易感者身上。例如,婴幼儿时期,家长亲吻患儿后又亲吻健康婴儿,就可能将病原菌传播给健康婴儿。这是因为婴幼儿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白色念珠菌的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感染。
间接接触传播: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奶瓶、奶嘴、餐具等物品,如果没有经过彻底消毒,健康儿童使用后也可能引发感染。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如果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群居生活环境中,如幼儿园等集体场所,由于人员密集,物品交叉使用频繁,感染风险相对较高。
不同人群的感染风险及应对
婴幼儿:婴幼儿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是鹅口疮的高发人群,且感染后相对更易出现症状加重等情况。家长要特别注意婴幼儿的口腔卫生和物品消毒,奶瓶、奶嘴每次使用后都要清洗干净并高温消毒,避免婴幼儿接触患有鹅口疮患者的口腔分泌物等。
免疫力低下人群:比如患有免疫缺陷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的人群,自身抵抗力差,一旦接触到白色念珠菌就更容易被感染鹅口疮,这类人群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避免接触可能被白色念珠菌污染的环境和物品,加强自身防护。
总之,鹅口疮具有传染性,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通过注意个人卫生、物品消毒等措施来降低感染风险,尤其是对于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要给予更多关注和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