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一般通常不引起发烧,但免疫力低下患儿或感染扩散至邻近组织时可能引发发烧,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及全身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婴幼儿要注意口腔清洁护理预防。
一、鹅口疮一般不引起发烧的情况
白色念珠菌主要侵犯口腔局部黏膜,病变局限在口腔内,若患儿整体免疫状况较好,感染仅局限于口腔,此时一般不会出现全身性的发热反应。例如,体质较好的年长儿单纯患鹅口疮时,体温多在正常范围内,口腔可见白色斑膜,多见于颊黏膜、舌、牙龈、上颚等处,斑膜不易擦去,强行擦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有溢血,但患儿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
二、鹅口疮可能引起发烧的情况
1.免疫力低下的患儿:当患儿免疫力严重低下时,如早产儿、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如白血病、艾滋病等)的患儿,白色念珠菌可能会趁机侵入血液,引起全身性感染,进而导致发烧。此时感染扩散至全身,炎症反应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引发发热,体温可升高至38℃以上,同时可能伴有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2.感染扩散至邻近组织:鹅口疮若未得到及时控制,感染可能向邻近组织蔓延,如波及咽喉、气管等部位,引起局部炎症加重,也可能引发发热。例如,感染累及咽部时,可出现咽部不适、疼痛,进而可能伴有发热,患儿可能会出现吞咽困难、哭闹不安等表现。
对于鹅口疮患儿,家长需密切观察其体温变化及全身情况。若发现患儿出现发烧且鹅口疮症状较重、范围较广时,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病情并进行相应处理。对于婴幼儿鹅口疮,要注意口腔清洁护理,保持乳头、奶瓶等用具的清洁,以预防鹅口疮的发生及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