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护理需注重一般清洁护理,喂奶后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口腔保持清洁;药物治疗常用制霉菌素,研粉调甘油涂患处并观察反应;特殊人群护理要注意护理人员洗手、关注新生儿情况,母乳喂养母亲要清洁乳头,人工喂养要严格消毒奶瓶奶嘴。
一、一般清洁护理
新生儿鹅口疮多因口腔卫生不佳等因素引起,首先要注重口腔清洁。可在喂奶后,用生理盐水浸湿消毒棉球轻轻擦拭新生儿口腔黏膜,包括牙龈、颊部、舌面等部位,保持口腔清洁环境,减少真菌滋生的机会。这是基于保持口腔卫生能破坏白色念珠菌生存的局部环境这一原理,生理盐水的清洁作用可以有效清除口腔内残留的奶渍等可能为真菌提供营养的物质。
二、药物治疗
1.制霉菌素:制霉菌素是治疗新生儿鹅口疮的常用药物。它可以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来发挥抗真菌作用。可将制霉菌素研成粉末后,用适量甘油调匀,涂抹在新生儿口腔患处。新生儿使用制霉菌素相对较为安全,但在使用过程中需注意观察新生儿有无不适反应,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三、特殊人群护理要点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护理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护理人员在接触新生儿前后要严格洗手,避免交叉感染。同时,要关注新生儿的吃奶情况和口腔病变的变化,如果鹅口疮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带新生儿就医,由专业医生进一步处理。另外,对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亲要注意自身乳头的清洁卫生,每次喂奶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防止母亲乳头携带的真菌再次传染给新生儿;对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要确保奶瓶、奶嘴等器具的严格消毒,可通过煮沸消毒等方式进行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