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鹅口疮怎么办
新生儿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膜不易擦去等,处理包括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等,严重时就医,预防要注意哺乳卫生、营养补充和避免滥用抗生素
一、新生儿鹅口疮的识别
新生儿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主要表现为口腔黏膜表面出现白色斑膜,形似奶块,但不易擦去,强行擦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可能会有溢血。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尤其是长期使用抗生素、营养不良的新生儿等。
二、新生儿鹅口疮的处理措施
1.口腔清洁
可以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每日2-3次。因为白色念珠菌在酸性环境中容易生长,碳酸氢钠溶液呈弱碱性,能改变口腔的酸碱度,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繁殖。操作时可使用棉签蘸取溶液轻轻擦拭新生儿的口腔黏膜,包括牙龈、舌面等部位。
2.就医评估
如果新生儿鹅口疮情况较为严重,如白色斑膜范围广泛、新生儿出现拒食、哭闹不安等表现,应及时带新生儿就医。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比如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等药物局部涂抹,但需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善,药物使用需谨慎。
三、预防新生儿鹅口疮的要点
1.哺乳卫生
对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亲应注意乳头的清洁,每次喂奶前后用温水擦拭乳头。如果是人工喂养,奶瓶、奶嘴等器具要严格消毒,可通过煮沸消毒等方式进行,确保器具清洁无菌,防止白色念珠菌污染。
2.营养补充
保证新生儿合理的营养摄入,对于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母亲要注意自身的营养均衡,以保证乳汁的质量;对于人工喂养的新生儿,要按照配方奶的要求进行冲调,确保新生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降低感染白色念珠菌的风险。
3.避免滥用抗生素
新生儿应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使用,因为长期或不当使用抗生素可能会破坏口腔内的正常菌群平衡,有利于白色念珠菌的滋生繁殖。如果因病情需要使用抗生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并密切观察新生儿口腔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