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如何根治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病因包括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Hp感染是常见病因,需进行根除治疗,常用四联疗法且有疗程要求,儿童用药需调整;要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如调整饮食习惯、戒烟限酒;患者需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及病情变化,特殊人群复查需告知医生相关情况。
一、明确病因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如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不良饮食习惯(长期高盐、辛辣饮食等)、药物刺激(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十二指肠-胃反流等。其中Hp感染是常见病因,约50%-90%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伴有Hp感染。
二、针对Hp感染的根治措施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若存在Hp感染,需进行根除治疗。目前推荐含有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及两种抗生素的四联疗法,常用PPI有奥美拉唑等,铋剂有枸橼酸铋钾等,抗生素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一般疗程为10-14天,通过规范的根除治疗,可有效改善胃黏膜炎症,降低胃炎复发风险。对于儿童患者,需根据年龄、体重等调整药物种类及剂量,优先选择儿童适宜剂型,且要充分考虑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三、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饮食习惯调整:患者应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饱或过饥。减少高盐、辛辣、油腻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对于有十二指肠-胃反流的患者,睡觉时可适当将床头抬高15-20cm,以减少反流发生。
戒烟限酒:吸烟会影响胃黏膜血液循环,加重胃黏膜炎症,饮酒可直接损伤胃黏膜,所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应严格戒烟限酒,减少对胃黏膜的进一步刺激。
四、定期复查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需定期进行胃镜及Hp检测等复查,以评估治疗效果及病情变化。一般在根除Hp治疗结束后4-8周进行尿素呼气试验等检查判断Hp是否根除;对于病情较重或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根据医生建议定期进行胃镜复查,观察胃黏膜病变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因其身体机能下降,更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定期复查;女性患者在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用药需谨慎,复查时要告知医生相关情况,以便医生综合评估制定合适的复查及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