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白内障有多种症状表现,包括视力障碍(不同年龄段表现各异)、瞳孔区异常(呈白色或灰白色)、眼球震颤(因视力受影响眼球不自主摆动)、斜视(双眼不能协调致眼球偏斜)、畏光(眼睛对光线敏感,不同年龄表现不同)
一、视力障碍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视力受到影响。由于晶状体浑浊,光线无法正常聚焦在视网膜上,导致患儿视力下降。对于婴幼儿来说,可能表现为不能注视目标,或者对光线的反应不如正常婴儿灵敏。在不同年龄段的患儿中,视力障碍的表现有所差异,新生儿期可能仅表现为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不如正常新生儿;婴幼儿期可能会出现不能跟随大人的手指或玩具移动视线等情况;儿童期则可能表现为看书、写字时距离书本过近等视力不佳的行为。
二、瞳孔区异常
正常情况下,瞳孔区是黑色且透明的。而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的瞳孔区可能呈现白色或灰白色。这是因为浑浊的晶状体阻挡了光线,使得瞳孔区看起来不再透明。通过肉眼观察或者用裂隙灯等眼科检查设备可以清晰地发现这种瞳孔区的异常改变。这种异常在各个年龄段的患儿中都可能出现,且是先天性白内障比较典型的外在表现之一。
三、眼球震颤
部分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会出现眼球震颤的症状。这是由于视力受到严重影响,眼睛无法正常聚焦清晰的图像,为了试图看清物体,眼球会不自主地来回摆动。眼球震颤的频率和幅度可能因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在年龄较小的患儿中,可能不太容易被察觉,但随着患儿年龄增长,眼球震颤的表现会相对明显一些。例如,当患儿尝试注视某个物体时,眼球会出现不自主的快速摆动。
四、斜视
先天性白内障导致视力下降后,患儿可能会出现斜视。因为一只眼睛视力差,为了看清物体,双眼不能协调配合,就会出现眼球位置的偏斜。斜视在不同年龄段的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中都可能发生,对于婴幼儿来说,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的眼睛看起来不对称;儿童期的患儿可能会被同学或老师发现有斜视的情况。斜视不仅影响患儿的外观,还会进一步影响患儿的立体视觉发育等。
五、畏光
一些先天性白内障患儿会出现畏光的症状。这是因为浑浊的晶状体使进入眼内的光线散射,患儿的眼睛对光线比较敏感,在强光下可能会出现眯眼、哭闹等表现。不同年龄的患儿畏光表现有所不同,新生儿可能在强光下会有闭眼反应;婴幼儿可能会在户外明亮环境中表现出不安;儿童则可能会主动避开强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