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有没有牙龈萎缩
观察牙龈颜色与形态,正常牙龈粉红色、坚韧、边缘扇贝状,颜色暗红、质地松软脆弱、边缘不贴合牙面可能是牙龈萎缩早期,要关注不同人群牙龈状态及边缘位置;关注牙齿敏感情况,牙龈萎缩致牙本质暴露遇刺激敏感,不同性别无明显差异,更年期女性可能加重,常食酸甜、刷牙用力大易致;测量牙齿邻面探诊深度,正常2-3毫米,超3毫米结合牙龈退缩提示牙龈萎缩,儿童牙周组织未熟范围不同,正畸后口腔卫生差易致探诊深度增加引发牙龈萎缩需监测
一、观察牙龈颜色与形态
1.正常牙龈状态: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质地坚韧,边缘贴合牙面且呈扇贝状。若牙龈颜色变为暗红色,质地变得松软脆弱,边缘不再贴合牙面,可能提示有牙龈萎缩的早期迹象。不同年龄人群牙龈状态略有差异,儿童牙龈相对更粉嫩且有弹性,随着年龄增长,牙龈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的轻微萎缩,但一般不明显;有吸烟习惯的人群,牙龈更容易出现色泽改变,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龈的血液循环和健康状态。
2.检查牙龈边缘位置:通过肉眼观察牙龈边缘与牙颈的位置关系。正常情况下,牙龈边缘应位于牙颈的冠方(靠近牙齿咬合面方向)。如果发现牙龈边缘向根方退缩,牙颈部暴露,就有可能存在牙龈萎缩。对于有牙周病史的人群,牙龈萎缩的发生风险相对更高,需要更加密切地观察牙龈边缘位置的变化。
二、关注牙齿敏感情况
1.牙齿对刺激的反应:牙龈萎缩会使牙本质暴露,当牙齿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会出现敏感症状。例如,喝冷水时牙齿会有刺痛感,吃甜食时牙齿会发酸等。不同性别在牙齿敏感表现上可能无明显差异,但对于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会加重牙齿敏感的症状,因为激素变化会影响牙龈和牙齿周围组织的状态。生活方式中经常食用酸甜食物、频繁刷牙且用力过大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因牙龈萎缩导致的牙齿敏感问题。
三、测量牙齿邻面的探诊深度
1.使用牙周探针测量:专业的牙科医生会使用牙周探针来测量牙齿邻面的探诊深度。正常的探诊深度一般在2-3毫米左右,如果探诊深度超过3毫米,且结合牙龈退缩等表现,提示可能存在牙龈萎缩。对于儿童,由于其牙周组织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探诊深度的正常范围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一般也在合理的生理范围内。有正畸治疗经历的人群,在治疗过程中如果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容易出现牙龈探诊深度增加,进而引发牙龈萎缩,需要在正畸治疗前后密切监测探诊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