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怎么除根
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明确病因后可通过局部用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治疗,免疫力低下者要增强免疫力,注意口腔卫生维护,婴幼儿和免疫缺陷人群有各自特殊注意事项。
一、明确病因诊断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这种真菌常存在于健康人的口腔、消化道等部位,当人体免疫力下降、口腔局部环境改变等情况时易引发感染。比如婴幼儿因口腔黏膜稚嫩、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且可能通过乳头、奶嘴等接触到念珠菌,较易患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的人群,或患有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人,也易受鹅口疮困扰。
二、局部药物治疗
弱碱性溶液清洗:可用2%-5%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因为白色念珠菌在碱性环境中不易生长繁殖。对于婴幼儿,清洗时要轻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每天可清洗数次,通过清洗能去除口腔内的奶渍等残留,破坏念珠菌生存的局部环境。
抗真菌药物局部涂抹:制霉菌素混悬液可用于局部涂抹,制霉菌素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将制霉菌素制成混悬液后涂抹在口腔患处,能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念珠菌生长。
三、增强免疫力
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需长期用药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在医生指导下合理调整用药方案,以提高自身免疫力。婴幼儿则要注意合理喂养,保证营养均衡,随着年龄增长,其自身免疫力会逐渐完善,同时要注意保持口腔卫生,减少念珠菌感染机会。
四、注意口腔卫生维护
奶瓶奶嘴清洁: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等要定期进行高温消毒,避免念珠菌在上面滋生,再次接触婴幼儿口腔时导致感染复发。
成人口腔卫生:成年人也要保持口腔清洁,每天早晚正确刷牙,饭后漱口,避免食物残渣残留滋生细菌,尤其是本身有口腔疾病或免疫功能较弱的人群,更要注重口腔卫生的维护。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家长要密切观察婴幼儿口腔情况,若发现鹅口疮症状,及时采取清洁等措施,且在用药时需谨慎,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因为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不当用药可能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注意婴幼儿的衣物、玩具等的清洁,减少念珠菌接触机会。
免疫缺陷人群:这类人群除了积极治疗鹅口疮外,更要注重自身整体健康管理,严格按照医生要求治疗基础疾病,定期监测免疫功能等指标,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防护,避免去人员密集、卫生条件差的场所,防止再次感染念珠菌引发鹅口疮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