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息肉怎么治疗
牙龈息肉是患牙邻面龋洞致牙龈乳头增生形成,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适用于影响口腔功能等情况,操作包括麻醉后切除并处理龋坏牙齿)和治疗原发龋病,术后要维护口腔卫生、注意饮食、定期复查,儿童和成年人有不同注意要点,有基础病史者需额外关注相关情况。
一、牙龈息肉的定义及成因
牙龈息肉是患牙邻面出现龋洞时,牙龈乳头向龋洞增生所形成的息肉样物体。多因长期食物嵌塞、龋病未及时治疗等导致牙龈组织异常增生。
二、治疗方法
1.手术切除
适应证:当牙龈息肉影响口腔功能、引起不适或存在进一步病变风险时。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因口腔处于发育阶段,手术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评估对颌骨发育等的影响;成年人则根据龋坏情况及牙龈息肉具体状态决定。生活方式上,有吸烟习惯者需在术前术后戒烟,因为吸烟会影响创口愈合;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患者,要先控制血糖在合适范围,因为高血糖会增加创口感染等风险。
操作过程:首先进行局部麻醉,然后用手术器械将牙龈息肉完整切除。对于伴有龋坏的牙齿,还需根据龋坏程度进行相应处理,如龋洞较浅可直接充填,龋洞较深可能需要先进行根管治疗后再充填或做冠修复等。
2.治疗原发疾病
龋病治疗:如果牙龈息肉是由龋病引起,那么要对龋病进行治疗。对于儿童龋病,要选择对牙髓刺激小的充填材料,且要关注儿童的配合程度,可通过有趣的方式让儿童接受治疗;成年人龋病治疗则根据龋坏进展等选择合适的充填材料或修复方式。同时要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防止龋病复发导致牙龈息肉再次形成。
三、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
1.口腔卫生维护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术后都要保持口腔清洁。儿童由于自我口腔清洁能力较差,家长要协助其刷牙,可选择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和儿童牙膏;成年人要坚持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饭后可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
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除了做好口腔清洁外,还要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创口愈合,可能增加感染等并发症风险。
2.饮食注意
术后短期内要避免食用过硬、过烫、辛辣刺激性食物。儿童要避免食用糖果、坚果等坚硬或粘性大的食物,防止刺激创口;成年人也要注意饮食清淡,可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流食或半流食,如鸡蛋羹、蔬菜粥等,促进创口愈合。
3.定期复查
术后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儿童要定期到口腔科检查口腔恢复情况以及牙齿发育情况;成年人要观察创口愈合情况、牙齿充填或修复部位的状况等。如果发现异常,如创口红肿、疼痛加剧等,要及时就医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