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常见病毒感染,传播途径有性传播、密切接触、母婴传播;感染后可无症状或引起良性、恶性病变;人群易感性受年龄、生活方式、其他病史影响;预防可通过接种疫苗、安全性行为、保持良好生活方式,检测可通过HPV核酸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查
一、感染途径
1.性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有性生活的人群中较为常见,尤其是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的人群感染风险更高。
2.密切接触: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如内裤、毛巾等也可能导致感染,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3.母婴传播:婴儿通过感染HPV的母亲产道时可能被感染。
二、感染后的表现
1.无症状感染:大部分人感染HPV后没有明显的症状,病毒会在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下,部分被清除,部分可能持续存在。
2.引起病变
良性病变:某些低危型HPV可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生殖器疣表现为外生殖器或肛门周围的疣状赘生物。
恶性病变: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能引发宫颈癌、肛门癌、阴道癌等恶性肿瘤,例如高危型HPV16、18型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长期持续感染这类病毒的女性,患宫颈癌的风险显著增加。
三、人群易感性及影响因素
1.年龄因素:青少年和年轻女性相对更容易感染HPV,这与她们的生理特点和性生活开始情况等有关。随着年龄增长,部分人可通过自身免疫力清除病毒,但年龄较大的人群感染后持续感染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
2.生活方式:吸烟会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增加HPV感染后持续感染的风险。缺乏运动、不良的饮食习惯等也可能降低身体的免疫力,使得机体更难清除HPV病毒。
3.其他病史: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人群,其生殖道黏膜屏障可能受损,更容易感染HPV,且感染后也更易出现持续感染的情况。
四、预防与检测
1.预防
接种疫苗:目前有二价、四价、九价HPV疫苗,接种疫苗可以预防相应亚型HPV的感染,从而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疫苗接种适合的年龄范围有所不同,一般建议在未发生性行为前接种效果较好。
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V感染的风险,但不能完全杜绝,因为HPV可能感染生殖器以外的皮肤黏膜部位。
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增强免疫力,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等有助于机体抵抗HPV感染。
2.检测
HPV核酸检测:通过采集宫颈等部位的细胞样本,检测是否存在HPVDNA,可早期发现是否感染HPV以及感染的亚型。
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可以同时观察宫颈细胞的形态变化,辅助判断是否由于HPV感染引起了宫颈细胞的异常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