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病和舌癌有关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感染性疾病,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恶性肿瘤,有研究提示牙周病可能与舌癌存在关联,包括炎症介质促进肿瘤细胞生长等机制,不同人群应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积极治疗牙周病、有高危因素人群定期筛查等以降低相关疾病风险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等)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由牙菌斑等局部因素长期刺激引起,常见症状有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其发病与口腔卫生状况密切相关,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口腔清洁不到位、吸烟等会增加牙周病的发生风险,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都可能罹患,且有基础病史如糖尿病等的人群患病风险更高。
舌癌的基本概况
舌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舌侧缘,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长期嗜好烟酒、口腔卫生不良、机械性长期刺激(如残根、残冠、锐利牙尖等)、生物因素(如人乳头瘤病毒等感染)等有关,不同年龄、性别都可发病,有相关不良生活方式或病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升高。
牙周病与舌癌可能存在的关联机制
目前有一些研究提示牙周病可能与舌癌存在一定关联。一方面,牙周病患者口腔内存在持续的慢性炎症环境,炎症状态下会产生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这些炎症介质可能会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侵袭和转移。例如,有研究发现舌癌组织周围的炎症微环境与牙周炎患者口腔中的炎症微环境有相似之处,都存在炎症因子的异常表达。另一方面,口腔中的一些病原菌可能与舌癌的发生有关,牙周病患者口腔内的特定病原菌可能通过血液等途径到达舌部组织,或者在舌部局部定植,参与舌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不过,目前关于两者关联的具体机制还需要更多深入的研究来进一步明确。
针对不同人群的相关建议
对于一般人群,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正确刷牙,使用牙线等辅助清洁工具,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洗牙,及时处理口腔内的不良刺激因素如残根、残冠等,同时要避免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以降低牙周病的发生风险,进而可能间接降低舌癌的潜在风险。对于已经患有牙周病的人群,更要积极治疗牙周病,控制口腔炎症,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对于有舌癌高危因素的人群,除了关注牙周病的防治外,还应定期进行口腔癌筛查,如自我检查舌部等口腔组织有无异常肿块、溃疡等情况,以便早期发现舌癌并进行干预。对于特殊人群,比如儿童,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从小开始;孕妇要特别注意口腔健康,因为孕期激素变化等可能影响牙周健康,进而可能与舌癌等疾病存在潜在关联,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做好口腔保健;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等原因,更要关注口腔健康,及时处理牙周问题,降低相关疾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