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治疗及症状
牙龈萎缩常见症状有牙齿敏感、牙缝变大、牙齿变长、牙龈颜色异常,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治疗包括去除局部刺激因素的基础治疗和牙龈萎缩严重时的手术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需考虑不同情况,术后要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等
一、牙龈萎缩的症状
牙龈萎缩是指牙龈缘位置向牙根方向退缩,使牙根暴露。其常见症状包括:1.牙齿敏感,当牙根暴露后,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容易出现酸痛不适,这是因为牙根表面的牙本质小管暴露,外界刺激可通过牙本质小管传导到牙髓,引起神经冲动导致疼痛;2.牙缝变大,牙龈萎缩使得原本被牙龈覆盖的牙间隙暴露出来,从而导致牙缝逐渐变大;3.牙齿变长,从外观上看,牙龈退缩后,牙冠的长度相对增加,牙齿显得比原来更长;4.牙龈颜色异常,可能出现牙龈暗红、水肿等表现,正常牙龈应该是粉红色且质地坚韧,牙龈萎缩时往往会有颜色和质地的改变。不同年龄人群牙龈萎缩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牙龈萎缩相对较少见,多与局部刺激或先天因素有关;成年人牙龈萎缩常见于牙周病、不正确的刷牙方式等原因;老年人可能因牙周组织退行性变等因素导致牙龈萎缩。性别方面无明显特异性差异,但不同生活方式人群发病风险不同,比如长期吸烟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健康,增加牙龈萎缩的发生几率;有牙周病史的人群,牙龈萎缩的可能性比无牙周病史者更高。
二、牙龈萎缩的治疗
1.基础治疗:首先要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牙结石、菌斑等。通过洗牙(龈上洁治术)和龈下刮治术来清除牙齿表面和牙龈下方的牙结石及菌斑,这是治疗牙龈萎缩的基础步骤。洗牙可以去除牙龈上方的牙结石和菌斑,而龈下刮治术能深入牙龈下方清除牙结石等刺激物,改善牙周组织的炎症状况,阻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发展。对于存在不良修复体的患者,需要拆除不良修复体,因为不良修复体可能会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萎缩加重。
2.手术治疗:当牙龈萎缩较严重,影响美观或出现牙齿松动等情况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牙龈瓣移植术,通过将健康的牙龈组织移植到萎缩的部位,覆盖暴露的牙根,以改善牙龈萎缩的状况;引导组织再生术,利用生物膜等引导牙周组织再生,帮助牙龈和牙槽骨重新附着在牙根表面,从而减缓牙龈萎缩并促进牙周组织修复。手术治疗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牙周状况来选择合适的术式。不同年龄患者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可能不同,儿童进行手术需特别谨慎,要充分考虑其口腔组织的生长发育特点;老年人可能存在全身健康状况的影响,如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需要在术前对全身情况进行评估,确保手术安全。生活方式方面,术后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严格按照医生要求刷牙、使用牙线等,同时要避免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利于手术部位的恢复。有牙周病史的患者术后更要加强牙周维护,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