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是什么
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是牙髓组织慢性炎症伴增生,多发生于青少年乳、恒磨牙,无自发痛,进食时可能疼痛或出血,可见牙髓息肉,因患牙有较大穿髓孔等致炎性牙髓增生突出,通过口腔检查和X线诊断,治疗原则为保存活髓或患牙,儿童和青少年治疗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病因
主要是由于患牙有较大的穿髓孔,根尖孔粗大,牙髓血运丰富,使炎性牙髓组织增生呈息肉状经穿髓孔突出。常见于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
二、临床表现
1.症状表现
无自发痛: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自发痛,但是在进食时可能会出现患牙疼痛,或者进食时患牙有出血情况。比如儿童在吃较硬食物或者甜食时,患牙可能会有不适。
牙髓息肉:临床检查可见穿髓孔大,龋洞内有红色、“蘑菇”形状的肉芽组织,即牙髓息肉。息肉表面光滑,一般没有明显的疼痛感觉,但容易出血。
2.年龄与性别差异
年龄:多见于青少年,这与青少年时期牙髓血运丰富,且牙齿的穿髓孔相对较大等因素有关。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牙齿的解剖结构特点使其容易发生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性别:在性别上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差异,男女青少年均可发病。
3.生活方式影响
口腔卫生不良的青少年,牙齿容易发生龋坏,进而增加患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的风险。比如长期不认真刷牙,导致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残留,为细菌滋生创造条件,细菌感染牙髓引发炎症并增生。
三、诊断方法
1.口腔检查
详细检查牙齿的龋坏情况,找到穿髓孔,观察牙髓息肉的形态、颜色等。通过视诊可以看到龋洞内的息肉组织。
进行牙髓活力测试,慢性增生性牙髓炎患牙的牙髓活力测试可能呈现阳性反应,因为牙髓组织有增生但仍有一定活力。
2.X线检查
X线检查可以帮助了解患牙的根尖周情况,判断根尖周组织是否有病变,以及牙槽骨的吸收情况等。通过X线片可以看到患牙的根管形态、根尖周是否有低密度阴影等,辅助诊断慢性增生性牙髓炎。
四、治疗原则
1.保存活髓或保存患牙
对于年轻恒牙,尽量保存活髓。如果牙髓息肉比较健康,可以考虑进行牙髓切断术,保留部分健康的牙髓组织,促进牙根继续发育。
对于成年恒牙,如果患牙情况允许,也可以尝试保存患牙,进行根管治疗。根管治疗需要清除根管内的感染物质,然后进行根管充填。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有恐惧心理,需要医护人员采取温和、耐心的态度进行沟通和治疗。要注意治疗环境的舒适,减轻儿童的紧张情绪。同时,儿童的口腔卫生维护需要家长的协助,家长要监督儿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帮助儿童保持口腔清洁,降低慢性增生性牙髓炎的复发风险。
青少年患者: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要考虑到牙齿的后续发育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确保治疗对牙齿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降到最低。并且要提醒青少年注意口腔卫生,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旦发现牙齿问题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