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由牙菌斑中微生物引发,是成年人牙齿丧失主要原因之一,其症状包括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探诊超3mm且根面有沉积物),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移位,还伴有口臭。不同人群在症状表现上有差异,如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基础病史等人群的相关症状表现各有特点。
一、牙周炎的定义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它主要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引发的感染性疾病,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牙周炎的症状
1.牙龈炎症相关症状
牙龈红肿:牙龈组织变得红肿,正常牙龈呈淡粉色且质地坚韧,而牙周炎患者的牙龈颜色变为鲜红或暗红色,质地也变得松软。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导致牙龈血管扩张、充血,炎性细胞浸润。例如,长期口腔卫生不良的人群,牙菌斑堆积刺激牙龈,容易出现牙龈红肿现象,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生,若本身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牙龈红肿程度,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牙龈红肿可能更难消退且易反复。
牙龈出血:刷牙时或咬硬物时容易出血,这是由于牙龈炎症使牙龈组织变得脆弱,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轻微刺激就会导致出血。青少年可能因青春期激素水平变化,口腔卫生维护不佳时更易出现牙龈出血;女性在生理期时,激素水平波动可能加重牙龈出血情况;有血液系统疾病等病史的人群,牙龈出血可能是全身性疾病在口腔的表现,需特别关注。
2.牙周袋形成相关症状
牙周袋探诊:用牙周探针检查时可探到牙周袋,正常牙周袋深度一般不超过3mm,当牙周炎发生时,牙周袋深度会超过3mm,且可探到根面有牙石等沉积物。不同年龄段人群牙周袋形成速度可能不同,年轻人若口腔卫生差,牙周袋形成相对较快;老年人由于牙龈退缩等生理性变化,可能会使原本不深的牙周袋显得相对明显。
3.牙槽骨吸收相关症状
牙齿松动:随着牙槽骨吸收加重,牙齿的支持组织减少,牙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松动。早期可能只是在咬合力时感觉轻微松动,逐渐发展到后期牙齿松动度加大,甚至可能自行脱落。对于有夜磨牙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牙齿松动可能会加速发展;有骨质疏松等病史的人群,牙槽骨吸收可能更明显,牙齿松动风险更高。
牙齿移位:牙槽骨吸收不均匀时,牙齿可能会发生移位,比如原本排列整齐的牙齿变得参差不齐。这会影响牙齿的美观和咀嚼功能,青少年牙齿移位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成年人牙齿移位会影响正常的进食和发音等功能。
4.口腔异味相关症状
口臭:牙周炎患者口腔内常伴有异味,这是因为牙周袋内细菌繁殖产生代谢产物,以及牙龈炎症坏死组织等导致口臭。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不刷牙、爱吃辛辣刺激食物等人群更容易出现口臭且可能加重牙周炎的口臭症状;有吸烟习惯的人群,口臭问题往往更为严重,烟草中的成分会加重口腔异味并影响牙周组织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