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怎么根治
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多见于婴幼儿等特定患儿,需通过观察症状初步诊断,可局部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治疗,要增强患儿机体免疫力,做好预防复发与家庭护理,早产儿、低体重儿及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儿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明确病因与诊断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的患儿。通过观察口腔黏膜出现白色斑膜等典型症状可初步诊断,必要时需进行实验室检查以明确病原体。
二、局部抗真菌治疗
1.药物选择:常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这是因为白色念珠菌在碱性环境中不易生长,2%碳酸氢钠溶液可创造碱性环境抑制其繁殖;还可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局部涂抹,制霉菌素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发挥抗真菌作用。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对于婴幼儿,使用2%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口腔黏膜;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时,要确保药物均匀覆盖病变部位。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同样需注意用药部位的清洁和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
三、增强机体免疫力
1.营养方面:保证患儿充足的营养摄入,对于婴幼儿要提倡母乳喂养,因为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婴儿的免疫力;对于已经添加辅食的儿童,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维持机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2.生活方式:让患儿保证充足的睡眠,良好的睡眠有助于机体的修复和免疫功能的调节;鼓励患儿适当进行户外活动,接触新鲜空气和阳光,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但要注意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和强度。
四、预防复发与家庭护理
1.奶瓶等器具清洁:对于人工喂养的婴儿,要注意奶瓶、奶嘴等器具的清洁消毒,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彻底清洗,并定期煮沸消毒,防止白色念珠菌残留滋生。
2.母亲乳头清洁:母乳喂养的母亲要注意乳头的清洁,每次喂奶前后用温水清洗乳头,保持乳头的卫生。
3.口腔卫生维护:教育患儿(年龄较大者)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但要注意对于婴幼儿,家长要帮助其做好口腔清洁工作。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早产儿和低体重儿:这类患儿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发生鹅口疮且病情可能相对较重,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口腔及器具的清洁消毒,一旦发现口腔有异常白色斑膜等情况,要及时就医,且用药时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因为其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等与足月儿不同。
2.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的患儿:本身免疫功能受到影响,发生鹅口疮的风险较高,在治疗鹅口疮的同时,要密切关注原发疾病的治疗情况,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要考虑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情况,严格按照医嘱用药,并加强口腔护理和全身营养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