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症状
原发性脑干损伤的症状包括意识障碍(伤后立即深昏迷且持续时间长,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瞳孔变化(中脑损伤初期瞳孔大小不等、光反射消失等)、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固定、同向凝视障碍等,不同年龄表现有差异)、去皮质强直(中脑受损时四肢肌张力增高的异常姿势,不同年龄程度和形式有差异)、生命体征紊乱(呼吸节律不规则、血压波动、心率失常等,不同年龄耐受程度不同,女性特殊时期需综合考虑)。
表现:原发性脑干损伤患者往往出现严重且持续的意识障碍,伤后多立即发生昏迷,且昏迷程度较深,持续时间较长。这是因为脑干是维持意识清醒的重要结构,脑干受损会直接影响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等维持意识的神经结构功能。不同年龄人群由于脑部发育程度等差异,意识障碍的表现可能有一定不同,儿童可能在受伤后更迅速进入深度昏迷状态,且恢复相对成人更困难,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和特殊的护理。
瞳孔变化
表现:脑干损伤时瞳孔变化较为典型。中脑损伤初期可能出现一侧或双侧瞳孔大小不等,光反射消失,眼球位置异常等。例如中脑受损时动眼神经核团受累,会导致瞳孔括约肌功能紊乱,出现瞳孔改变。不同性别在瞳孔变化上并无本质差异,但女性可能在病情观察时更需注意与自身生理期等因素有无混淆情况,不过这与脑干损伤本身的瞳孔变化无直接关联。对于有既往眼部疾病史的患者,脑干损伤导致的瞳孔变化可能更易被察觉,需要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眼球运动障碍
表现:脑干内有众多与眼球运动相关的神经核团及传导束,脑干损伤会导致眼球运动障碍,表现为眼球固定、同向凝视障碍等。比如展神经核、动眼神经核等受损会影响眼球的水平和垂直运动。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眼球运动障碍的表现可能更不典型,需要专业的神经系统检查来准确评估。生活方式健康的人群发生脑干损伤后眼球运动障碍可能更易引起家属关注,而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酗酒等可能会掩盖部分症状,延误病情判断。
去皮质强直
表现:患者出现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上肢屈曲内收,双下肢伸直,常见于中脑受损时。这是因为脑干受损后对皮质脊髓束等的调控失衡导致的异常运动姿势。不同年龄的患者去皮质强直的表现程度可能不同,儿童由于骨骼肌肉等发育情况与成人不同,强直的程度和表现形式可能有差异。对于有脑部基础病史的患者,脑干损伤导致的去皮质强直可能会使原有病情加重,需要更积极的治疗干预措施。
生命体征紊乱
表现:脑干是心血管、呼吸等生命中枢所在部位,损伤后常出现生命体征紊乱。如呼吸节律不规则,可表现为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等;血压波动,可能出现血压不稳定,升高或降低;心率失常等。不同年龄人群对生命体征紊乱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的心肺功能储备相对较弱,生命体征紊乱时病情变化可能更迅速,需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标。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可能对血压等生命体征的波动更敏感,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进行护理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