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和老花的区别有哪些
远视是儿童生理性阶段且随年龄眼轴变长度数降低,眼轴过短则持续存在,症状因年龄段而异,可通过验光检查,儿童要定期检视力,病理性远视需早期矫正,成人可戴镜矫正;老花是年龄增长调节功能减退的生理性现象,40岁左右开始近视力下降,验光远视力正常近视力需凸透镜矫正,可通过良好用眼习惯、戴老花镜缓解,儿童远视不及时矫正影响视觉功能,老年老花加重不便且可能与眼病共存,要定期检查并选合适老花镜。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1.远视:是指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儿童期,眼球的前后径(轴长)较短,是生理性远视的阶段,随着年龄增长,眼轴逐渐变长,远视度数会逐渐降低,一般到12岁左右发育为正视眼。但如果眼轴发育过短,则会持续存在远视。
2.老花:是一种生理性调节功能减退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逐渐硬化、弹性减弱,睫状肌功能衰退,从而引起眼的调节能力逐渐下降。通常40岁左右开始出现,表现为近视力逐渐下降,需要将阅读物放远才能看清。
二、症状表现
1.远视:不同年龄段症状有所差异。儿童轻度远视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中高度远视可能出现视力模糊、视疲劳(表现为阅读时眼睛容易酸胀、头痛等),还可能伴有斜视等情况;成人远视患者视远和视近都可能不清楚,视近时视疲劳更明显。
2.老花:主要症状是近视力下降,患者会发现看近处物体时比较困难,需要把目标移远才能看清,常见于40岁以上人群,且随着年龄增长症状逐渐加重,一般看书写字等近距离工作时会受到影响。
三、屈光状态检查
1.远视:通过验光检查可发现眼球的屈光力相对较弱或眼轴较短,验光结果显示为远视度数,例如电脑验光或散瞳验光可明确远视的具体度数。
2.老花:验光时会发现远视力一般正常,但近视力需要用凸透镜来矫正,通过老花度数的检测可以明确老花的程度。
四、预防与应对措施
1.远视:儿童时期应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关注眼轴发育情况。如果是病理性远视(如高度远视),可能需要早期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以促进视觉发育,避免影响立体视等高级视觉功能的形成。对于成人远视,可根据自身视力需求选择佩戴框架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
2.老花: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缓解视疲劳,如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定时休息;也可以选择佩戴老花镜来提高近视力。随着年龄增长,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关注老花度数的变化,及时调整眼镜度数。
五、特殊人群情况
1.儿童远视:儿童处于视觉发育关键期,远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矫正,可能会影响双眼视觉功能的发育,导致立体视等异常,进而影响日后的学习和职业选择,如驾驶等需要良好立体视的工作。所以儿童远视应尽早发现并矫正。
2.老年老花:老年人群随着老花程度加重,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面临更多不便,如阅读、穿针等活动受影响。同时,老花可能与一些眼部疾病(如白内障等)同时存在,需要定期进行眼部检查,综合评估眼部健康状况。在选择老花镜时,要确保合适的度数和舒适的佩戴体验,以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