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绞痛的症状与治疗
肠绞痛有不同症状,婴儿肠绞痛常见哭闹不安、腹胀、放屁多,较大婴儿和儿童期表现有差异;治疗包括非药物干预,如腹部安抚(飞机抱、腹部按摩)和调整喂养方式(母乳喂养乳母注意饮食、配方奶喂养换合适配方奶),且不同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婴儿大多3-4个月后可自行缓解,优先非药物干预,儿童持续不缓解伴异常需就医,乳母调整饮食要保证自身营养均衡。
一、肠绞痛的症状
1.婴儿肠绞痛常见症状
哭闹不安:多见于3个月以内的婴儿,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大声哭闹,可持续数小时,也可阵发性发作。婴儿哭闹时面部涨红,双腿向上蜷起,腹部紧张。这是因为婴儿肠道发育尚不完善,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或肠胀气引起不适而哭闹。
腹胀:腹部看起来比平时饱满,用手触摸可感觉腹部较硬。由于肠道内气体积聚,导致腹胀,进一步加重肠道的不适。
放屁多:肠道内气体增多,通过放屁的方式试图排出气体以缓解不适,放屁后哭闹可能会有短暂缓解。
2.不同年龄层可能的表现差异
较大婴儿:除了哭闹外,可能会出现身体蜷缩、拒绝进食等表现,与婴儿期类似,但哭闹程度和表现形式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其肠道功能逐渐发育,但仍可能因饮食改变、环境变化等因素引发肠绞痛。
儿童期肠绞痛:相对较少见,可能表现为腹部隐痛、不适,伴有食欲减退等,可能与饮食不规律、压力等因素有关,肠道相对较成人脆弱,但发育相对完善,症状相对婴儿期可能较轻但也需关注。
二、肠绞痛的治疗
1.非药物干预
腹部安抚
飞机抱:让婴儿趴在成人手上,头趴在手臂弯处,这种姿势可以模拟在子宫内的姿势,缓解肠道受压引起的不适。对于婴儿肠绞痛,飞机抱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缓解方式,因为可以减轻肠道的压力。
腹部按摩:以婴儿肚脐为中心,用温暖的手掌轻轻顺时针按摩腹部,每次按摩时间不宜过长,一般5-10分钟左右,通过按摩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气体排出,缓解肠胀气带来的不适。
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乳母需注意饮食,避免食用易产气、辛辣、油腻等可能引起婴儿肠绞痛的食物,如豆类、洋葱、辣椒等。因为母乳中的成分会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乳母饮食不当可能导致婴儿肠道不适。
配方奶喂养:选择合适的配方奶,有些婴儿可能对配方奶中的蛋白质不适应,可尝试更换水解蛋白配方奶。水解蛋白配方奶将大分子蛋白质分解为小分子,降低过敏和肠道不适的风险。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婴儿肠绞痛大多会在3-4个月后自行缓解,非药物干预是主要的治疗方式,应优先采用非药物方法,避免过早使用药物。在进行腹部安抚和按摩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婴儿娇嫩的皮肤和内脏。
儿童:儿童肠绞痛如果是由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引起,首先调整饮食结构,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时定量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呕吐、腹泻、发热等,需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疾病可能。
乳母:乳母在调整饮食时,要确保自身营养均衡,不能因为避免某些食物而导致营养不良,从而影响乳汁质量和自身健康。要根据婴儿的反应来调整饮食,观察婴儿肠绞痛症状是否有改善,逐步找到适合婴儿的饮食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