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蛔虫病的症状和体征
胆道蛔虫病有特定症状和体征表现,症状主要为突然发作剑突下或右上腹钻顶样剧烈阵发性腹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征有腹部剑突下或右上腹轻度压痛,多无明显肌紧张和反跳痛,部分患者有低热,少数合并胆道感染等时可出现轻度黄疸。
一、症状表现
(一)腹痛
1.疼痛特点:是胆道蛔虫病最主要的症状,多为突然发作的剑突下或右上腹阵发性剧烈绞痛,疼痛呈钻顶样,难以忍受。这是因为蛔虫在胆道内蠕动,刺激胆总管括约肌痉挛,从而引起强烈的疼痛。疼痛可反复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发作时患者辗转不安,大汗淋漓,疼痛缓解时可如常人。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可能会表现出哭闹不止等情况,但核心的钻顶样剧痛特点依然存在。
2.疼痛与进食等因素的关系:疼痛的发作常无明显的进食规律性,部分患者在疼痛发作前可能有不当饮食等诱因,比如进食生冷、不洁食物等,但这并非绝对。对于有胆道蛔虫病史的儿童,其再次发作腹痛时更应高度警惕胆道蛔虫病的可能。
(二)消化道症状
1.恶心、呕吐:多数患者在腹痛发作的同时或之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可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吐出胆汁,甚至蛔虫。这是由于蛔虫刺激胆道及十二指肠,引起胃肠道的逆蠕动所致。儿童患者呕吐较为常见,且由于儿童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呕吐可能会比较频繁,需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2.食欲减退:患者常伴有食欲减退,甚至不想进食。这是因为胆道蛔虫病导致胆道梗阻及腹部疼痛不适,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食欲下降情况,儿童可能表现为对平时喜爱的食物兴趣缺乏。
二、体征表现
(一)腹部体征
1.腹部压痛:腹部检查时可发现剑突下或右上腹有轻度压痛,但压痛程度与患者剧烈的腹痛症状并不完全成正比。这是因为蛔虫刺激胆道及周围组织引起的局部炎症反应相对较轻。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配合度可能较差,在进行腹部压痛检查时需要轻柔操作,准确判断压痛部位。
2.腹部其他体征:一般来说,腹部多无明显的肌紧张和反跳痛,这与胆道蛔虫病早期主要是蛔虫刺激引起的胆道痉挛有关,而尚未出现明显的胆道感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但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胆道感染等情况,可能会出现相应的肌紧张和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胆道疾病史,出现腹部体征变化时更要密切观察,警惕病情恶化。
(二)其他可能体征
1.发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这是因为蛔虫作为异物刺激胆道,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出现轻度的炎症反应性发热。如果合并胆道感染,体温可能会升高更明显,可达到中热甚至高热水平。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发热时需要更加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降温措施,同时要注意与其他可能引起发热的疾病相鉴别。
2.黄疸:一般来说,单纯胆道蛔虫病引起黄疸的情况较少见,但如果蛔虫导致胆道梗阻时间较长或合并胆道感染引起胆管炎时,可能会出现轻度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对于老年患者或有基础肝胆疾病的患者,出现黄疸时要警惕病情复杂程度增加,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