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损伤有哪些症状
脑干损伤会引发多种症状,包括意识障碍(受伤后立即昏迷且程度深、持续时间长)、瞳孔变化(中脑损伤初期两侧瞳孔不等大等,脑桥损伤时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眼球运动障碍(出现眼球固定、同向凝视障碍等)、去皮质强直(四肢伸直等典型表现)以及生命体征紊乱(呼吸功能紊乱如呼吸节律不规则,心血管功能紊乱如血压波动、心率失常等),不同年龄及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这些症状表现上可能有差异。
表现:脑干损伤后常见的首要症状就是意识障碍,受伤当时立即出现昏迷,且昏迷程度较深,持续时间较长。这是因为脑干是维持意识清醒的重要结构所在部位,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受损会导致意识障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脑干损伤后意识障碍可能更为严重且恢复相对缓慢;而对于有基础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脑干损伤后意识障碍的表现可能与既往基础疾病相互影响,加重意识障碍程度。
瞳孔变化
表现:脑干损伤时瞳孔变化较为典型。中脑损伤初期可能出现两侧瞳孔不等大,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另一侧瞳孔可正常;脑桥损伤时可出现双侧瞳孔极度缩小呈针尖样,这是因为脑桥内交感神经纤维受损等原因导致。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的瞳孔对损伤的反应可能因自身生理特点而与成人有所不同,比如儿童的瞳孔调节功能相对更不稳定,在脑干损伤时瞳孔变化可能更难以准确判断;有眼部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脑干损伤后的瞳孔变化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干扰。
眼球运动障碍
表现:脑干中包含眼球运动的相关神经核团及传导束,所以脑干损伤常导致眼球运动障碍。可表现为眼球固定、同向凝视障碍等。例如中脑损伤可能影响动眼神经核团,导致眼球运动受限,出现上视或下视不能等情况。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眼部肌肉及神经功能减退,脑干损伤后眼球运动障碍可能会更加明显;有脑血管病史等导致眼部神经功能基础较差的患者,脑干损伤后眼球运动障碍的恢复可能会面临更大挑战。
去皮质强直
表现:是脑干损伤的一种典型表现,表现为四肢伸直,上臂内收,前臂旋前,下肢伸直、内旋,踝关节跖屈。这是由于脑干损伤后,失去了大脑皮质对脑干和脊髓的抑制作用,导致伸肌反射亢进。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发生去皮质强直时,因其生长发育阶段的特殊性,对身体功能的影响更为严重,可能会影响其运动功能的正常发育;对于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病史的患者,脑干损伤后出现去皮质强直可能会加速病情的恶化,导致运动功能进一步丧失。
生命体征紊乱
表现:
呼吸功能紊乱:脑干是呼吸中枢所在部位,脑干损伤后常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如潮式呼吸、抽泣样呼吸、呼吸暂停等。例如脑桥损伤可能影响呼吸调整中枢,导致呼吸节律异常。对于新生儿,其呼吸中枢发育尚不完善,脑干损伤后呼吸功能紊乱的风险更高,可能会直接危及生命;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脑干损伤后呼吸功能紊乱可能会诱发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加重。
心血管功能紊乱:可出现血压波动,心率失常等。如损伤累及心血管运动中枢,可导致血压不稳定,心率加快或减慢等。老年患者本身心血管系统功能相对较弱,脑干损伤后心血管功能紊乱可能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如心力衰竭等;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脑干损伤后心血管功能紊乱会使原有病情雪上加霜,增加治疗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