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会遗传吗
部分眩晕症具有遗传倾向,如前庭性偏头痛相关眩晕有遗传易感性、遗传性共济失调伴发的眩晕部分有明确遗传方式;但并非所有眩晕症都遗传,外周性眩晕中多数非遗传因素导致,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多因后天因素、梅尼埃病遗传非主因,中枢性眩晕中多数非遗传因素导致,如脑血管性眩晕多由后天脑血管病变引起
一、部分眩晕症具有遗传倾向
1.前庭性偏头痛相关眩晕
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与偏头痛相关的眩晕疾病,有研究表明其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家族聚集性研究发现,若家族中有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其亲属患前庭性偏头痛相关眩晕的风险可能增加。例如,某些基因的突变可能与前庭性偏头痛的发病相关,这些基因的遗传特性使得家族中更容易出现眩晕相关的病症表现。从年龄角度看,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病,但有家族遗传背景的人群可能在相对较早的年龄就出现眩晕等症状。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在生活方式上需要更加注意避免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睡眠不足、食用某些诱发偏头痛的食物(如含酪胺的奶酪、含亚硝酸盐的腌制食品等),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触发眩晕症状的发作。
2.遗传性共济失调伴发的眩晕
一些遗传性共济失调疾病会伴有眩晕症状。例如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部分亚型具有明确的遗传方式,如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等。其致病基因的传递使得家族中多人患病,患者除了出现共济失调表现外,往往伴有眩晕症状。在性别方面,不同的遗传性共济失调亚型遗传方式对性别影响不同,但总体来说,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需要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眩晕等相关症状并进行干预。对于儿童期就有家族遗传史的特殊人群,家长需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平衡能力、行走情况等,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因为早期干预对于这类遗传性疾病导致的眩晕等症状的控制可能有更好的效果。
二、并非所有眩晕症都遗传
1.外周性眩晕中多数非遗传因素导致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多数是由于内耳耳石脱落等后天因素引起,如头部外伤、耳部疾病(如梅尼埃病后期等)、长时间卧床等情况都可能导致耳石移位引发眩晕,不存在明显的遗传倾向。任何年龄、性别都可能因为上述后天因素患病,生活中避免头部外伤、积极治疗耳部原发疾病等有助于预防BPPV。对于儿童,如果有头部外伤史等情况,也需要关注是否出现眩晕等症状,及时进行耳石复位等相关检查和治疗。
梅尼埃病:虽然其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认为主要与内耳膜迷路积水有关,多种因素可诱发,如劳累、精神紧张、睡眠障碍等,遗传因素并非主要致病原因。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有家族史的人群也不一定都会患病,生活中通过规律作息、保持良好心态等方式有助于降低梅尼埃病的发病风险,尤其是对于有家族中有人患梅尼埃病但自身尚未发病的人群,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眩晕发作的可能性。
2.中枢性眩晕中多数非遗传因素导致
脑血管性眩晕:多由脑血管病变引起,如脑梗死、脑出血等,是由于血管堵塞、破裂等后天血管病变因素导致脑部供血异常进而引起眩晕,与遗传关系不大。不同年龄、性别都可能因为脑血管病变患病,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这类人群需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要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水平,以降低脑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从而减少脑血管性眩晕的发病可能。对于老年人群,本身脑血管弹性下降等生理变化,更需要注意预防脑血管病变相关的眩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