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0.8厘米大不大

来源:民福康

结肠息肉0.8厘米属中等大小,需从形态、病理类型考量风险,要完善相关检查监测,一般可内镜下切除,不同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期女性处理时各有注意事项,需综合评估处理。

一、结肠息肉0.8厘米的基本情况

结肠息肉0.8厘米属于中等大小的息肉。从一般临床情况来看,结肠息肉的大小是评估其风险等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来说,息肉越大,发生恶变等不良情况的潜在风险相对越高,但这也不是绝对的,还需要结合息肉的形态、病理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一)从形态角度考量

如果是表面光滑、形态规则的0.8厘米结肠息肉,相对而言其恶变可能性可能相对较低;但如果息肉表面不光滑、有分叶、有溃疡等不良形态表现,即使大小是0.8厘米,也需要更加重视,因为这种情况下恶变风险会增加。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形态不规则的结肠息肉恶变概率比形态规则的要高不少。

(二)从病理类型角度考量

不同病理类型的息肉在0.8厘米大小时的意义也不同。比如腺瘤性息肉,不管大小如何,都有一定的癌变倾向,0.8厘米的腺瘤性息肉相对来说也需要及时处理以降低癌变风险;而炎性息肉等其他类型息肉,0.8厘米大小相对来说恶变风险可能相对较低,但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

二、相关检查与监测

对于发现0.8厘米结肠息肉的患者,通常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如结肠镜检查并取病理活检,以明确息肉的病理类型。如果病理结果为良性,也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复查,一般建议间隔一定时间(如1-2年等,具体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由医生决定)再次进行结肠镜检查,观察息肉是否有变化,如大小是否增大、形态是否改变等。对于年龄较大、有家族结肠息肉病史、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高脂饮食、吸烟等)的患者,可能需要更密切的监测,因为这些因素会增加息肉发生不良变化的风险。例如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的患者,即使息肉大小是0.8厘米,也需要更加积极地进行监测和处理,因为这类患者遗传背景决定了息肉恶变风险更高。

三、处理建议

1.内镜下处理:一般来说,0.8厘米的结肠息肉多可考虑在内镜下进行切除治疗,如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ESD)等。通过内镜下切除可以直接去除息肉,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恶变。但具体的处理方式需要由内镜医生根据息肉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比如息肉的部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处理结肠息肉前需要对基础疾病进行良好的控制,确保身体状况能够耐受内镜下息肉切除等操作。术后也需要更加密切观察有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因为老年人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弱。

儿童:儿童发生结肠息肉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儿童出现0.8厘米结肠息肉,需要谨慎处理。首先要明确息肉病理类型,对于良性息肉的处理也需要考虑儿童的生长发育等情况,一般多建议在内镜下谨慎操作切除,并且术后要加强随访观察,因为儿童的肠道情况可能随着生长发育有所变化,同时要注意儿童的心理安抚等人文关怀方面,让儿童能够配合后续的治疗和监测。

女性孕期:孕期发现0.8厘米结肠息肉相对复杂,需要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和对胎儿的影响。一般需要多学科会诊,如妇产科和消化科等共同评估。如果息肉没有紧急的恶变迹象等情况,可能会选择在孕期相对稳定的阶段再考虑合适的处理方式;如果息肉有较高恶变风险等紧急情况,则需要权衡利弊后谨慎决定是否进行内镜下处理等操作。

了解疾病
肠息肉病
肠息肉病一般是指肠息肉,肠息肉主要是指突出于患者肠黏膜表面的隆起状赘生物,数量多且分布广泛,可引起特殊的临床症状。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单个直肠息肉癌变可能性不高,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肠镜检查时顺便将息肉切除,以防息肉出现病变。息肉的类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绒毛状腺瘤、错构瘤等,在没有经过病理结果分析前统称为息肉,与肠道炎症感染、家族史或是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息肉小于1cm,且为单发性息肉,可不用手术,定期复查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不一定需要切除。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属于炎症性息肉,经过有效的抗炎治疗干预原发病后,息肉通常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尽早通过外科
肠息肉和年龄有关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年龄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提高患结肠息肉的几率。结肠息肉发病的具体病机并不明确,但是多与炎症刺激、遗传或者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而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抽烟酗酒,还有年龄增长,都可能会影响结肠功能,导致结肠上局部组织老化脱落,或者异常增殖,引起结肠息肉生长。除此之外,过
多发性肠息肉会容易癌变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多发结肠息肉是有几率恶变的,建议到正规医院及时检查治疗,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息肉是会癌变的。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要看息肉性质的。
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切除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切除后通常不会反复发作。而炎症性息肉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可能会随之消失,癌变的几率也很低。如果患者存在腺瘤性息肉,则存在一定癌变的趋势,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尽早切除,术后癌变的几率也会降低,不需要过分担心。患者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通常早期时息肉较小,所以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仅在检查时明确病变。随着息肉逐渐增长,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若息肉表面存在较多血管,血管破裂后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若降结肠息肉较大,堵塞肠腔,还会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习惯改变等现象;且结肠息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肠道出血的症状,一般为鲜红色或者暗红色。如果患者息肉较大或者属于多发性息肉,还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结肠息肉过大,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容易出现腹部绞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做直肠指诊、大便常规检查、肠道造影检查等明确诊断。如果患
广基肠息肉是指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广基结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结肠息肉,只是广基结肠息肉的基底部相对比较宽,而且相对更加容易癌变。在临床上多考虑是由于长时间慢性炎症刺激造成的,会造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有粘液以及脓血便。在临床上一旦发现广基结肠息肉就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摘除,避免术后后期恶变。同时在术后三个月需要复查下电子结肠镜,因为息肉很容易
做过肠息肉手术后还会复发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大部分情况下,肠息肉手术后不会复发或者复发的概率很低。但如果表现出以下情况,也不能排除肠息肉复发的可能性。第一,如果手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特别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的基底部分,息肉可能会再次生长。第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注意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吃辛辣、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可能会造成肠息肉
做了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吃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主要就是要注意多休息,尽量防止过多的劳动。此外,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在饮食上尽量还是以柔软好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油炸的食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防止疲劳和熬夜的发生。此外,在肠息肉手术之后,一定要防止过于干硬的食物,饮食上一定要做到细嚼慢咽。平时也一定要注意保持生活习惯,饮食习
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活动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具体活动时间,主要取决于息肉大小以及治疗方法。小息肉主要采用APC方法,较大息肉需要采用EM2,如果息肉相对较深或是较大,需要完整切除,可能需要进行ESD治疗。1.APC方法如果是APC治疗,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下地,进行轻微活动,少量散步。2.EM2或是ESD治疗如果是进行EM2或是ESD治疗,建议患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建议
乙状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张颖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在乙状结肠粘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病理上常将结肠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建议结肠镜下切除治疗。
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几天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需要住一周左右可以出院。住院前一至两天需要抽血化验,了解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另外,排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以后开始做手术,常规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两三天以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如果有并发症,比如出现肠穿孔或者感染,住院时间会长,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
乙状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