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后需怎么治疗
牙龈萎缩的治疗包括基础治疗、药物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和病因治疗。基础治疗需维护口腔卫生,不同人群有不同要求,还要去除局部刺激因素;药物辅助治疗可局部用漱口水等;手术治疗包括膜龈手术,不同年龄患者有差异;病因治疗要纠正不良习惯,纠正不良习惯可从根源减少牙龈损伤。
一、基础治疗
1.口腔卫生维护
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人群,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是关键。成年人应每日至少刷牙2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可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儿童由于自我口腔清洁能力较弱,家长需帮助其每天早晚刷牙,同时可使用儿童专用含氟牙膏,用量如黄豆大小,以预防龋齿和牙龈萎缩进一步加重。有特殊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更要注重口腔卫生,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滋生,会加速牙龈萎缩进展,需更加频繁地进行口腔清洁,必要时使用辅助口腔清洁工具,如牙线、冲牙器等,以清除牙齿邻面和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菌斑。
通过科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口腔卫生能显著减少菌斑堆积,菌斑是导致牙龈炎症进而引发牙龈萎缩的重要因素,保持口腔卫生可延缓牙龈萎缩的发展。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对于有牙石、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的患者,需要进行洁治(洗牙)和刮治等操作。洗牙可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石和菌斑,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但对于牙龈炎症较重或有特殊口腔状况的人群,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洗牙。刮治则是针对牙周深部的牙石和菌斑进行清理,适用于牙周炎患者。不同年龄人群对洗牙和刮治的耐受性略有不同,儿童由于牙齿和牙周组织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操作时需更加轻柔。有高血压等病史的患者,在洗牙前需告知医生病情,因为洗牙可能会导致短暂的血压波动,医生会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患者安全。
二、药物辅助治疗
1.局部药物应用
对于牙龈炎症明显的患者,可局部使用漱口水,如氯己定含漱液,它能抑制菌斑形成,减轻牙龈炎症。不同年龄人群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需注意,儿童应避免使用成人浓度的含漱液,可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漱口水。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使用前需确认无过敏情况,漱口水的使用方法是每天含漱2-3次,每次含漱10-30秒,使用后不要立即进食或饮水,以保证药物在口腔内的作用时间。
科学研究显示,氯己定含漱液能有效降低牙龈沟内的细菌数量,减轻牙龈炎症,对牙龈萎缩的辅助治疗有一定帮助。
三、手术治疗
1.膜龈手术
当牙龈萎缩较严重,影响美观或功能时,可考虑膜龈手术。手术方式包括游离龈瓣移植术、结缔组织瓣移植术等。对于年轻患者,由于组织修复能力较强,术后恢复相对较快;而老年患者组织修复能力下降,术后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有吸烟史的患者,吸烟会影响手术创口愈合,需在术前戒烟一段时间,术后继续严格戒烟。手术的原理是通过移植自体或异体的牙龈组织来覆盖暴露的牙根面,减少根面暴露带来的敏感等问题,促进牙龈健康恢复。
四、病因治疗
1.纠正不良习惯
对于有不良口腔习惯的人群,如单侧咀嚼、用力刷牙等,需要纠正。单侧咀嚼会导致一侧牙龈受力过大,另一侧受力不足,引起牙龈萎缩不均,应教育患者养成双侧咀嚼的习惯。用力刷牙会破坏牙龈组织,导致牙龈退缩,需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过度用力。不同年龄人群纠正不良习惯的难度不同,儿童需要家长引导,成人则需自身主动改变习惯,有颞下颌关节病史的患者在纠正咀嚼习惯时需谨慎,避免加重关节负担。
从临床观察和研究来看,纠正不良习惯能从根源上减少对牙龈的损伤,有助于牙龈萎缩的治疗和预防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