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由牙菌斑中细菌侵犯所致,不同年龄均可发病,长期吸烟、患糖尿病等人群风险高。治疗包括基础治疗(口腔清洁指导、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如洗牙、处理不良修复体、控制糖尿病等)、药物辅助治疗(局部用米诺环素凝胶等,特殊人群用药谨慎)、手术治疗(牙周翻瓣术修整牙槽骨等,青少年需谨慎;植骨术促进新骨形成,老年术后恢复需注重护理),需综合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患者要长期保持良好口腔卫生并定期复诊以控病护健康。
一、什么是牙周炎
牙周炎是发生在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主要由牙菌斑中的细菌侵犯牙周组织引起。牙周组织包括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牙菌斑不断堆积,会引发牙龈的炎症,若不及时治疗,炎症会向深部蔓延,导致牙周膜破坏、牙槽骨吸收、牙齿支持组织逐渐丧失,最终可能引起牙齿松动甚至脱落。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长期吸烟、患有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二、牙周炎的治疗
(一)基础治疗
1.口腔清洁指导
指导患者正确刷牙,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建议使用牙线或间隙刷等辅助清洁工具,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对于儿童,家长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年龄较小的儿童可选择儿童专用的软毛牙刷,监督其刷牙。
进行龈上洁治术,即洗牙,通过专业的器械去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牙结石及色素等。这是治疗牙周炎的重要第一步,能有效减轻牙龈的炎症,一般每6-12个月可进行一次洗牙,但对于牙周炎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洗牙。
2.去除局部刺激因素
针对一些不良修复体等局部刺激因素进行处理。如果有不合适的假牙等修复体,会加重牙周组织的负担,导致炎症加重,需要重新制作合适的修复体。对于患有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控制血糖是基础治疗的重要部分,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影响牙周炎的治疗效果,只有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才能更好地进行牙周炎的其他治疗。
(二)药物辅助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会辅助使用药物。例如,对于炎症较明显的患者,可使用局部药物,如米诺环素凝胶,将其局部涂布在牙周袋内,起到抑制细菌的作用。但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基础的口腔清洁和局部治疗。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使用药物需格外谨慎,因为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影响,应在医生严格评估后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
(三)手术治疗
1.牙周翻瓣术
当牙周炎发展到较严重阶段,牙槽骨吸收明显,牙周袋较深时,可能需要进行牙周翻瓣术。通过翻开牙龈组织,直接清除牙周袋内的菌斑、牙结石,修整牙槽骨的外形,然后将牙龈瓣复位缝合。这种手术可以使牙周袋变浅,有利于患者更好地进行口腔清洁,促进牙周组织的愈合。对于青少年牙周炎患者,手术治疗需更加谨慎,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手术方式和时机的选择要以不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为前提。
2.植骨术
如果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支持组织严重不足,可考虑植骨术,将骨移植材料植入牙槽骨吸收的部位,促进新骨形成,增加牙齿的稳定性。但植骨术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口腔卫生情况等。对于老年牙周炎患者,植骨术的术后恢复可能相对较慢,需要更加注重术后的口腔护理和全身健康的维护。
总之,牙周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且患者要长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复诊,以控制牙周炎的进展,维护牙周组织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