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增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牙龈增生可由药物因素、口腔局部刺激因素、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因素引起。药物因素中钙通道阻滞剂、抗癫痫药物可分别通过影响成纤维细胞等过程致牙龈增生;口腔局部刺激因素里菌斑微生物、牙石、不良修复体可分别通过刺激牙龈等引发增生;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因素中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由基因异常致牙龈纤维组织过度增生,白血病因白细胞浸润等出现牙龈增生。
一、药物因素引起的牙龈增生
(一)钙通道阻滞剂
1.作用机制:常见的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钙通道阻滞剂,可能通过影响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等过程,导致牙龈组织增生。有研究表明,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牙龈增生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2.人群特点: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生,一般来说,长期服用相关药物且未进行良好口腔卫生维护的人群更容易出现,有心血管疾病需长期服用钙通道阻滞剂的患者是高危人群。
(二)抗癫痫药物
1.作用机制:像苯妥英钠等抗癫痫药物,可能干扰牙龈成纤维细胞的代谢等,促使牙龈组织过度增生。临床观察发现,服用抗癫痫药物的患者牙龈增生的情况较为常见。
2.人群特点:癫痫患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时需注意牙龈增生问题,各年龄段癫痫患者均可能发生,尤其需关注口腔卫生维护不佳的患者。
二、口腔局部刺激因素引起的牙龈增生
(一)菌斑微生物
1.作用机制:口腔中的菌斑微生物长期堆积,会持续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反应,在原有牙龈炎症的基础上容易导致牙龈增生。例如,牙菌斑中的细菌产生的毒素等物质,会不断刺激牙龈结缔组织,使牙龈纤维增生等。
2.人群特点:任何年龄段不注重口腔卫生、口腔菌斑堆积较多的人群都可能受其影响,儿童、成人、老年人皆有可能,尤其儿童若未养成良好刷牙习惯,菌斑易堆积引发牙龈问题。
(二)牙石
1.作用机制:牙石是菌斑矿化形成的,其表面粗糙,更易吸附菌斑微生物,持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炎症进而增生。牙石的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共同作用,促使牙龈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
2.人群特点:长期不洗牙、口腔卫生差的人群易有牙石堆积,各年龄层均可发生,中老年人相对更易因长期口腔卫生维护不佳而出现牙石相关牙龈增生问题。
(三)不良修复体
1.作用机制: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不良修复体,会对牙龈组织产生持续的机械刺激,如压迫牙龈、刺激边缘等,引起牙龈炎症和增生。不良修复体的边缘不贴合、设计不合理等都会成为刺激因素。
2.人群特点:佩戴假牙等修复体的人群,若修复体不合适或未定期清洁维护,容易出现牙龈增生,不同年龄佩戴修复体的人群均需关注修复体对牙龈的影响,尤其老年人群佩戴活动假牙时更要注意。
三、全身系统性疾病相关的牙龈增生
(一)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1.作用机制: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的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基因异常有关,导致牙龈组织的纤维组织过度增生。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影响了牙龈组织的正常代谢和结构,使牙龈不断增生。
2.人群特点:多有家族遗传倾向,从儿童时期即可发病,男女均可受累,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导致的牙龈组织异常增生。
(二)白血病
1.作用机制:白血病患者由于异常的白细胞在牙龈组织中浸润,同时机体的免疫功能紊乱等,会出现牙龈增生、肿胀等表现。白血病细胞的浸润改变了牙龈组织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引发牙龈的病理性变化。
2.人群特点:各年龄段白血病患者都可能出现牙龈增生等口腔表现,尤其血液系统出现异常的患者需警惕口腔牙龈的相关症状,男性和女性患病概率无明显特定差异,但白血病本身的发病与个体的血液系统状况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