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炎是什么病
脑炎是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致炎症病变,常见病因有病毒、细菌等,临床表现有一般和神经系统症状,诊断靠脑脊液、影像及病原学检查,治疗分针对病原体和对症支持,儿童、老年人、免疫力低下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脑炎的定义
脑炎是指脑实质受病原体侵袭导致的炎症性病变。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等。不同病原体引起的脑炎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等方面有一定差异,但都主要是由于病原体侵入脑内,引发脑组织的炎症反应。
二、常见病因及相关因素影响
病毒感染:是脑炎最常见的病因,如肠道病毒(通过污染水源、食物等传播,儿童由于卫生习惯等因素相对更易接触相关污染源而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可在人群中潜伏,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活化致病,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受其影响,免疫力较低的人群如老年人、艾滋病患者等更易发病)、腺病毒等。
细菌感染:如结核分枝杆菌可引起结核性脑炎,多与患者既往有结核病史或接触结核患者等情况相关;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也可导致脑炎,往往与患者存在肺部感染等基础情况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因身体抵抗力等差异,感染风险有所不同。
其他病原体:螺旋体、寄生虫等感染也可引发脑炎,比如钩端螺旋体感染可能与接触受污染的疫水等有关,寄生虫感染则可能与生活在寄生虫流行地区、有生食习惯等因素相关,不同年龄、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群感染风险不同。
三、临床表现
一般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有一定差异,儿童可能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婴幼儿还可能有前囟饱满等表现;成人也可出现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病情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
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抽搐、肢体瘫痪、感觉异常等,比如有的患者会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有的会有面部感觉减退等情况,这与炎症累及脑内不同部位的神经组织有关。
四、诊断方法
脑脊液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进行检查,可发现脑脊液中细胞数、蛋白等指标异常,如病毒性脑炎时脑脊液细胞数轻度升高,蛋白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菌性脑炎时细胞数明显升高,蛋白升高较明显等,不同病原体感染导致的脑炎脑脊液改变有一定特征性。
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检查可帮助发现脑内是否有炎症病灶等情况,比如脑炎患者可能出现脑实质内的片状或斑片状异常信号等表现,有助于辅助诊断和了解病变范围等。
病原学检查:通过对脑脊液等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如病毒核酸检测、细菌培养等,以明确具体的病原体,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五、治疗原则
针对病原体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可使用相应的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则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等进行治疗,不同病原体选用的药物不同,需依据病原学检查结果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对症支持治疗:对于发热患者,需进行退热等对症处理;有抽搐症状的患者要使用抗惊厥药物;对于出现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使用降低颅内压的药物等,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改善患者的症状。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患脑炎时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体温、神经系统症状等变化,及时就医诊治,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注意药物使用的特殊性等。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各机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患脑炎时易出现并发症等情况,要加强护理,密切关注其意识、呼吸等情况,在治疗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等状况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等,患脑炎时治疗难度相对较大,在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其基础疾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预防继发感染等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