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鹅口疮的喷雾剂
常见治疗鹅口疮的喷雾剂有制霉菌素喷雾剂和碳酸氢钠喷雾剂,前者通过与真菌细胞膜甾醇结合抗真菌,适用于白色念珠菌感染患者;后者通过改变口腔酸碱度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可作辅助治疗。使用时需注意使用前清洁口腔、关注年龄相关事项,使用过程中观察局部和全身反应,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有相应注意要点。
一、常见治疗鹅口疮的喷雾剂类型及作用机制
(一)制霉菌素喷雾剂
1.作用机制:制霉菌素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相结合,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以致重要细胞内容物漏失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对白色念珠菌等有较好抗菌作用。有研究表明,制霉菌素对鹅口疮的致病病原体白色念珠菌有显著抑制效果,通过局部喷雾给药,药物可直接作用于口腔病变部位,抑制念珠菌的生长繁殖。
2.适用情况:适用于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患者,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理论上均可使用,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谨慎选择。对于婴幼儿,使用时需特别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导致误吸等情况;对于成年患者,相对操作较简便,但也需遵循正确喷雾方法。
(二)碳酸氢钠喷雾剂
1.作用机制:碳酸氢钠呈弱碱性,口腔内的酸性环境适合白色念珠菌生长,而碳酸氢钠能改变口腔内的酸碱度,创造不利于白色念珠菌生长的环境。研究发现,将口腔pH值调整至碱性范围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碳酸氢钠喷雾剂通过局部喷雾,可使口腔局部维持一定时间的碱性环境。
2.适用情况:可用于鹅口疮的辅助治疗,尤其适用于不能或不愿使用抗真菌药物的患者,或者作为抗真菌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均可使用,婴幼儿使用时需注意控制喷雾剂量和频率,避免过度使用导致口腔黏膜刺激等情况;成年患者使用相对较灵活,但也需关注使用后的口腔反应。
二、使用喷雾剂治疗鹅口疮的注意事项
(一)使用前准备
1.口腔清洁:在使用喷雾剂前,应先帮助患者清洁口腔,婴幼儿可轻柔擦拭口腔,成年患者可自行漱口,以清除口腔内部分食物残渣等,使喷雾剂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例如,清洁口腔后口腔环境更有利于药物与病变部位充分接触。
2.年龄相关注意:婴幼儿使用时,要确保患儿处于舒适、放松状态,避免哭闹时喷雾导致药物进入气道引起呛咳等情况;对于儿童及成年患者,也要告知正确配合喷雾的方法,如喷雾时头部适当后仰等。
(二)使用过程中的观察
1.局部反应观察:使用喷雾剂后,要密切观察口腔局部反应,如是否出现红肿加重、疼痛加剧等情况。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提示对药物不适应或有其他异常情况,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不同年龄患者,婴幼儿主要观察其口腔内病变部位周围黏膜变化及进食、哭闹等情况,儿童及成年患者可通过自述疼痛等情况来判断。
2.全身反应关注:虽然喷雾剂局部用药全身吸收较少,但仍需关注患者全身反应,如是否出现发热、皮疹等过敏样反应。尤其对于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由于其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全身反应可能不典型,更需仔细观察。
(三)特殊人群提示
1.婴幼儿:婴幼儿鹅口疮使用喷雾剂时,要选择合适的喷雾剂量和频率,严格按照可能的安全范围使用。因为婴幼儿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过度用药可能对其肝肾功能产生潜在影响。同时,操作要极其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导致意外情况发生。
2.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使用喷雾剂治疗鹅口疮时,除了关注口腔局部及全身反应外,还需更加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因为免疫力低下可能导致鹅口疮不易控制且容易复发。这类患者在使用喷雾剂过程中要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和全身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