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瘤变怎么办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分三级。诊断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查、HPV检测、阴道镜检查,活检病理是金标准。治疗根据级别不同,CINⅠ级可观察或物理治疗,CINⅡ级可选物理或锥切,CINⅢ级多需锥切或子宫切除。妊娠期和老年女性处理有特殊注意事项。预防可通过接种HPV疫苗、定期筛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一、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定义与分类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反映了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根据病变程度可分为CINⅠ级(轻度不典型增生)、CINⅡ级(中度不典型增生)、CINⅢ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二、诊断方法
1.宫颈细胞学检查:如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通过采集宫颈细胞进行细胞学分析,可发现异常细胞,是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一般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对于不同年龄和生育情况的女性,筛查的频率有所不同,如25-64岁女性可每3-5年联合HPV检测进行筛查。
2.HPV检测: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检测可了解是否存在高危型HPV感染,若HPV检测阳性,需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等。
3.阴道镜检查:当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或HPV检测阳性时,需进行阴道镜检查,通过阴道镜观察宫颈上皮的形态,发现可疑病变部位并取活检,活检病理结果是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金标准。
三、治疗方式
1.CINⅠ级的处理:约60%的CINⅠ级可自然消退,所以对于细胞学为CINⅠ级且HPV阴性的患者,可观察随访,每6-12个月复查细胞学和HPV。若在随访过程中病变进展或持续存在2年以上,可考虑行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可破坏病变组织,使其坏死脱落,重新生长正常组织。
2.CINⅡ级的处理:一般需治疗,可选择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等,也可选择宫颈锥切术,如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或冷刀锥切术(CKC)。LEEP术操作相对简单,恢复较快;CKC则对于病变范围较广或需更准确病理诊断的情况更适用。
3.CINⅢ级的处理:多需行宫颈锥切术,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考虑行宫颈锥切术并密切随访,无生育要求或合并其他妇科手术指征的患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瘤变需谨慎处理。由于妊娠期体内激素变化,宫颈病变可能有不同表现。若为CINⅠ级,可密切观察,待产后再进一步处理;若为CINⅡ级或Ⅲ级,需根据孕周、病变严重程度等综合评估,必要时可能需在妊娠中晚期行宫颈锥切术等,但要充分考虑手术对妊娠的影响及胎儿的安全。
2.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处理需考虑其全身健康状况。若患者身体状况较差,不能耐受较大手术,对于低级别病变可适当放宽观察随访的指征;若病变级别较高,需综合评估手术风险后决定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老年女性术后恢复情况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五、预防措施
1.接种HPV疫苗:HPV疫苗可有效预防高危型HPV感染,从而降低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发生风险。目前有二价、四价和九价HPV疫苗,分别针对不同型别的HPV,女性可根据自身年龄等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2.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适龄女性应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和HPV检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等高危因素的女性更应加强筛查。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对预防宫颈上皮内瘤变有一定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