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眼睛飞蚊症
飞蚊症即眼前出现飘动小黑影等异常现象,医学称“玻璃体混浊”,成因分生理性(如年龄增长、高度近视致玻璃体液化)和病理性(如眼部炎症、视网膜病变等),可分为症状稳定的生理性飞蚊症和症状可能突然加重的病理性飞蚊症。诊断需医生询问病史并进行全面眼部检查。治疗上,生理性症状轻可不特殊治疗,定期观察;也可用药物促进吸收;严重病理性可能需手术。不同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人要防病理性病变,儿童青少年警惕先天疾病或外伤,女性孕期注意眼部休息和检查,不良生活方式会增加患病风险,有高度近视等病史人群要控原发病并定期查眼。
一、飞蚊症的定义
飞蚊症是指眼前出现飘动的小黑影,或点状、片状、条索状漂浮物,就像蚊蝇的飞影样的异常现象,在白色背景下更为明显,医学上称为“玻璃体混浊”。
二、飞蚊症的成因
1.生理性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液化,原本均匀的凝胶状态被破坏,出现一些不均匀的凝胶或液化腔隙,光线通过时产生折射,从而在视网膜上投影出飞蚊样的黑影。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眼球前后径变长,也会加速玻璃体的液化过程,更早出现飞蚊症。
2.病理性因素:眼部炎症如葡萄膜炎,炎症渗出物进入玻璃体,可导致玻璃体混浊;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视网膜病变,会使视网膜上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玻璃体形成飞蚊症;玻璃体积血、眼内肿瘤等也可能引发飞蚊症。
三、飞蚊症的分类
1.生理性飞蚊症:症状相对稳定,眼前黑影数量较少、变化不大,不影响视力,通常不伴有其他眼部不适症状。一般对生活和视觉质量影响较小。
2.病理性飞蚊症:症状可能突然加重,黑影数量增多、变大,或伴有闪光感、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症状。这往往提示眼部存在严重病变,需要及时治疗。
四、飞蚊症的诊断
医生一般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飞蚊症出现的时间、发展变化情况等,然后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测量、散瞳眼底检查、眼部B超检查等,以明确飞蚊症的性质和病因。
五、飞蚊症的治疗
1.观察随访:对于生理性飞蚊症,症状较轻且不影响视力时,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建议定期进行眼部检查,观察飞蚊症的变化情况。
2.药物治疗:可使用一些促进玻璃体混浊吸收的药物,但具体药物需由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决定。
3.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病理性飞蚊症,如玻璃体积血长期不吸收、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割术等。
六、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年龄因素:老年人由于生理性玻璃体液化导致飞蚊症较为常见,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用眼。若飞蚊症突然加重,要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病理性病变。儿童和青少年出现飞蚊症相对少见,一旦出现,要高度警惕是否存在先天性眼部疾病或外伤等原因,需及时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
2.性别因素:飞蚊症本身与性别无明显关联,但女性在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和身体负担加重,可能会影响眼部血液循环,若本身有近视等情况,飞蚊症症状可能会有所变化,孕期要注意眼部休息,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3.生活方式:长期使用电子设备、熬夜、用眼过度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速玻璃体的老化,增加飞蚊症的发生风险。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用眼,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眼睛,多进行户外活动,饮食上可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4.病史:有高度近视、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的人群,患飞蚊症的风险相对较高,且出现病理性飞蚊症的可能性更大。这类人群要积极控制原发病,定期进行眼部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眼部病变。对于曾有眼部外伤史的患者,若出现飞蚊症,要警惕眼内出血、视网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就医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