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牙周炎牙齿松动了怎么办
严重牙周炎致牙齿松动需先经口腔科全面检查评估,再行牙周基础治疗控制病情,针对牙齿松动可进行暂时性或永久性固定,同时要注重口腔卫生维护与定期复查,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有不同考量,全身疾病患者需控制基础疾病,年轻患者要严格戒烟
一、就医评估与诊断
1.专业检查:严重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时,首先应前往口腔科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口腔视诊、牙周探诊(明确牙周袋深度、附着丧失程度等指标,牙周袋深度若超过6mm往往提示牙周炎较严重且可能伴随牙齿松动)、X线检查(了解牙槽骨吸收情况,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2时牙齿松动风险更高)等,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综合评估牙齿松动程度及牙周炎的严重阶段。
2.个体差异考量: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情况有所不同,比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会影响牙周炎的发展和牙齿松动的处理;年轻患者若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吸烟等)会加重牙周炎进程进而导致牙齿松动加剧。
二、基础治疗与控制病情
1.牙周基础治疗
龈上洁治:通过超声洁牙等方式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局部刺激因素,这是控制牙周炎的基础步骤,能减少细菌对牙周组织的持续破坏,对于缓解牙齿松动有一定帮助,一般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龈上洁治,但具体频率需根据患者牙周状况调整。
龈下刮治:深入牙周袋内刮除龈下的牙结石和菌斑,进一步清除牙周深部的刺激物,阻止牙周炎继续向深部发展,从而为牙齿松动的改善创造条件,此操作通常在龈上洁治后数周进行。
2.全身因素控制:若患者存在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全身疾病会影响牙周组织的健康,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牙周炎易反复发作且牙齿松动更难控制,需在内分泌科等相关科室配合下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空腹血糖建议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尽量控制在10mmol/L以下等目标范围。
三、牙齿松动的针对性处理
1.松牙固定
暂时性固定:对于一些松动不太严重且有保留希望的牙齿,可采用树脂等材料进行暂时性固定,帮助分散牙齿所受的咬合力,减轻松动牙齿的负担,为牙周组织的修复创造相对稳定的环境,一般暂时性固定可维持数周,之后根据牙周恢复情况再做调整。
永久性固定:当牙周炎症得到一定控制后,若牙齿松动仍较明显,可考虑进行牙弓夹板等永久性固定方式,将松动牙齿与相邻稳固牙齿连接起来,使多个牙齿共同分担咬合力,增强松动牙齿的稳定性,永久性固定需要专业牙科医生根据牙齿具体情况进行精准操作。
2.不同情况应对: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在进行松牙固定等操作时需更加注重操作的轻柔性和安全性,密切关注患者的耐受情况;对于年轻患者生活方式方面需强调严格戒烟,因为吸烟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不利于牙周炎的控制和牙齿松动的改善。
四、预后与康复
1.口腔卫生维护
正确刷牙:指导患者掌握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确保牙齿的每个面都能得到清洁,巴氏刷牙法能有效清除牙菌斑,对于控制牙周炎复发和维持牙齿稳固至关重要,例如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
使用辅助工具:可根据情况使用牙线、冲牙器等辅助清洁工具,牙线能有效清除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冲牙器则可以进一步清洁牙缝等不易刷到的部位,对于佩戴固定装置的患者,辅助工具的使用能更好地保持口腔清洁,降低牙周炎复发导致牙齿松动加重的风险。
2.定期复查:患者需定期(一般每3-6个月)到口腔科复查,医生会检查牙周状况、牙齿松动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相应处理,比如复查时发现有新的菌斑堆积或牙周炎症复发迹象,可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干预,确保牙周健康和牙齿稳固状态的维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