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炎是泪囊部位的炎症性疾病,分为急性和慢性,病因有泪道阻塞(解剖和炎症因素)及细菌感染,诊断靠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预防要注意眼部卫生、积极治眼部病、定期体检,特殊人群如婴幼儿、糖尿病患者、中老年女性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泪囊炎的定义
泪囊炎是一种发生在泪囊部位的炎症性疾病。泪囊是泪道系统的一部分,泪道包括泪小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其主要功能是引流泪液至鼻腔。当泪道的正常引流功能受到阻碍时,泪液在泪囊内潴留,就容易引发细菌感染,从而导致泪囊炎的发生。
二、泪囊炎的分类及特点
(一)急性泪囊炎
1.发病情况:多由慢性泪囊炎急性发作转化而来,也有一开始就是急性发病的情况。常见于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下降时,如糖尿病患者、儿童等抵抗力相对较弱的人群较易发生。
2.临床表现:患眼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泪囊区皮肤可出现红肿、压痛明显,严重时可伴有全身发热、寒战等症状。炎症有可能向周围组织扩散,引起眼眶蜂窝织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慢性泪囊炎
1.发病情况:较为常见,多发生于中老年女性,可能与女性的鼻泪管解剖结构相对较细等因素有关。长期的泪道阻塞是其主要病因,比如鼻泪管狭窄、阻塞等情况。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泪溢,即眼睛经常流泪,同时可伴有黄色脓性分泌物,挤压泪囊区时,可见大量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反流出来。由于长期有脓性分泌物刺激,结膜和角膜也容易受到影响,增加了结膜炎、角膜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三、泪囊炎的病因
(一)泪道阻塞
1.解剖因素:鼻泪管在鼻腔的开口处比较狭窄,尤其是婴幼儿,鼻泪管下端的Hasner瓣可能未完全开放,这是婴幼儿泪囊炎常见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婴幼儿的Hasner瓣可自行开放,但也有部分会持续阻塞导致泪囊炎。对于中老年人群,鼻泪管可能会因为周围组织的退变等原因出现狭窄或阻塞。
2.炎症因素:眼部的其他炎症,如结膜炎、角膜炎等,炎症蔓延至泪道,可引起泪道黏膜充血、肿胀,导致泪道阻塞进而引发泪囊炎。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沙眼,容易累及泪道,导致泪道阻塞和泪囊炎。
(二)细菌感染
当泪道阻塞后,泪液潴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常见的致病菌有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后引发泪囊的炎症反应。
四、泪囊炎的诊断方法
(一)体格检查
1.泪囊区检查:观察泪囊区有无红肿、压痛等情况,急性泪囊炎时泪囊区红肿热痛明显;慢性泪囊炎时可触及泪囊区有硬结,挤压时有脓性分泌物从泪小点反流。
2.泪道冲洗:通过将生理盐水注入泪道来判断泪道是否通畅。如果冲洗液从原路反流,同时伴有脓性分泌物,则提示泪道阻塞且有炎症,基本可诊断为泪囊炎。
(二)影像学检查
对于一些复杂情况,可能会进行影像学检查,如泪道造影等,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泪道阻塞的部位和程度等情况,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五、泪囊炎的预防及注意事项
(一)预防措施
1.眼部卫生:保持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眼睛,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要及时洗手再接触眼部,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对于婴幼儿,要注意眼部的清洁护理,及时清理眼部分泌物。
2.积极治疗眼部疾病:一旦发生眼部的炎症性疾病,如结膜炎等,要及时就医并规范治疗,防止炎症蔓延至泪道引发泪囊炎。
3.定期体检:中老年人群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泪道相关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泪道阻塞等问题并及时处理。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家长要注意观察婴幼儿眼部情况,若发现经常流泪、有脓性分泌物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平时要注意保持婴儿眼部清洁,避免感染。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抵抗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包括泪囊炎。这类人群要积极控制血糖,同时注意眼部卫生,一旦出现眼部不适要及时就诊。
3.中老年女性:由于解剖等因素相对容易发生泪囊炎,要更加注意眼部保健,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