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症状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无症状性脑梗死虽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但部分患者存在隐匿细微表现。具体症状有认知功能改变,如注意力、记忆力、执行功能减退;精神情绪异常,如情绪波动、抑郁、人格改变;运动功能轻微异常,如平衡障碍、手部精细动作笨拙;还有头痛、睡眠障碍等。特殊人群中,老年人因身体机能及基础疾病影响风险高,应定期体检、控基础病、保持健康生活;有家族病史人群遗传风险高,要关注健康、定期评估,有症状及时就医;不良生活方式人群几率高,需纠正习惯、定期体检以降低患病风险。

一、无症状性脑梗死症状概述

无症状性脑梗死,从名称可知其特点为无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但其实部分患者可能存在一些隐匿或细微表现。

二、具体症状表现

1.认知功能改变:一些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的细微减退,例如注意力难以集中,原本能够轻松完成的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或学习任务,现在变得容易出错、效率降低。记忆力方面,对近期发生的事情记忆模糊,比如刚刚放下的东西,转身就忘记放在哪里。执行功能也会有所下降,在规划复杂任务、安排活动顺序时感到困难,如制定一个多步骤的工作计划会显得条理不清晰。研究表明,此类认知功能改变在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可达一定比例,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潜在影响。

2.精神情绪异常:部分患者会出现情绪波动,原本性格温和的人可能变得容易烦躁、焦虑,对日常琐事无端地感到担忧、紧张,情绪难以自我控制。抑郁情绪也较为常见,表现为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如不再热衷于曾经喜爱的运动、阅读等活动,整日情绪低落,缺乏活力。少数患者还可能出现人格改变,行为举止与以往明显不同,周围人会感觉到其性格上的怪异变化。这些精神情绪异常可能与脑梗死影响了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神经通路有关。

3.运动功能轻微异常:有的患者会出现轻微的平衡障碍,在行走时可能有轻微的步态不稳,如走路时身体会不自觉地向一侧倾斜,或者在快速转身、上下楼梯时会有短暂的失衡感,但这种异常程度较轻,一般不影响正常的行走功能,所以容易被忽视。手部精细动作也可能受到影响,像系扣子、用筷子夹菜、写字等动作,会比以前稍显笨拙,动作的协调性和准确性下降。

4.其他:部分患者可能有头痛症状,多表现为轻度、间歇性头痛,疼痛程度通常可以忍受,位置不固定,可能是由于脑梗死引发的局部脑组织血液循环改变、微小血管痉挛等因素导致。还有些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躺在床上长时间无法进入睡眠状态,或者睡眠过程中容易惊醒,夜间觉醒次数增多,这可能与脑部神经功能紊乱对睡眠调节机制产生影响有关。

三、特殊人群提示

1.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脑血管基础状况相对较差,患无症状性脑梗死的风险较高。由于老年人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会进一步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一旦发生无症状性脑梗死,认知功能和身体功能衰退可能会加速。建议老年人定期进行全面体检,包括脑血管相关检查,如头部磁共振成像(MRI)等,以便早期发现。日常要严格控制基础疾病,遵循医嘱服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清淡饮食、戒烟限酒等,以降低发病风险。

2.有家族病史人群:若家族中有患脑梗死相关疾病的亲属,遗传因素可能使这部分人群患无症状性脑梗死的风险增加。他们应更加关注自身健康,从年轻时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脑血管健康评估。若出现上述轻微症状,即使程度较轻,也应及时就医检查,以便早诊断、早干预。

3.不良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长期熬夜、过度肥胖以及饮食过于油腻的人群,患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几率较高。吸烟会使血管内皮受损,酗酒影响血管正常功能,缺乏运动和肥胖易导致代谢紊乱,这些因素都不利于脑血管健康。这类人群应尽快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增加运动量,控制体重,调整饮食结构,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健康食物,定期体检,监测身体指标,降低患病风险。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无症状性脑梗死
无症状脑梗死是指患者既往无明显脑卒中、脑缺血发作病史,在影像学检查时发现脑部存在脑梗死灶,通常老年人群体发病率较高。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脑梗死是什么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脑血管疾病。 脑梗死的病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其他因素,如脑血管炎、烟雾病等也可能导致脑梗死的发生。脑梗死常见症状有偏瘫、感觉障碍、语言障碍、头痛等。 患者发生脑梗死后应积极进行规范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存率。平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症状有哪些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无症状性脑梗死一般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记忆力减退、抑郁情绪等现象。 无症状性脑梗死属于脑梗死的一种,可能是症状性脑卒中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前阶段,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但部分患者会存在记忆力减退和抑郁情绪的表现。确诊后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治疗,控制血压、
无症状性脑梗死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原因包括基本原因和诱发因素等。 1、基本原因 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相同,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脑部动脉出现粥样硬化以及血栓形成,导致脑部供血不足,从而使得脑组织出现缺血坏死的现象。 2、诱发因素 如果患者存在基因位点异常、曾经做过心脏手术、年龄增加或者患有代谢综合
脑梗恢复最好的方法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即脑梗死。临床并无数据显示脑梗死恢复最好的方法是什么,脑梗死患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生活调理。 1.药物治疗 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需及时遵医嘱使用尿激酶、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药物治疗,以促使血栓溶解,恢复脑血流,降低脑梗死的致残率和死亡率。在脑梗死控制后,为了防止病情复发
脑梗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即脑梗死。脑梗死可能由高血压、吸烟、饮食不当、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因素引起。 1.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进而造成脑部供血障碍、脑动脉狭窄以及产生不稳定斑块,增加脑梗死发生的风险。 2.吸烟 吸烟可引起血液中的脂质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升高,使脂蛋白易沉积于血管壁形成动脉硬化,降低
什么是脑梗死
王成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或软化,进而出现神经功能异常的临床综合征。 脑梗死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最终引发脑组织坏死或软化的一种疾病。脑梗死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此外,高血压、糖尿病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如果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时间短,无症状,可以先观察,暂时不进行特殊治疗。如果胰腺假性囊肿破裂引起发热,可以采用温水擦浴、冷敷额头等方法来帮助退热。 2、药物治疗 如果胰腺假性囊肿合并感染,可以服用甲硝唑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抗感
肝血管瘤治疗方法是什么
马烈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三甲
肝血管瘤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一般治疗 如果肝血管瘤体积小,无症状,可以先随访观察。要保持良好心态,调节不良情绪。定期复查,了解肝血管瘤有无变化。 2、药物治疗 可以服用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或者使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等缩小肝血管瘤。 3、手术治疗 若肝血管瘤比较大,引起明显临床
脑梗死,偏瘫侧轻微肿怎么治疗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脑梗死,偏瘫侧轻微肿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法进行治疗。 1、一般治疗 家属及医护人员应当帮助患者及时翻身,同时按时按摩患者偏瘫处,对局部进行热敷等,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肿胀。 2、药物治疗 患者通过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药物,能够起到消肿作用。 3、康复训练 患
幽门螺旋杆菌的症状怎么治疗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幽门螺旋杆菌一般指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有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等,可以通过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对因治疗等方式来处理,具体如下: 一,症状 1、上腹部疼痛 幽门螺杆菌侵入机体后,寄生在胃部黏膜中,可能会损伤或刺激胃部黏膜,引起疼痛。疼痛常位于上腹部。 2、腹胀 幽门螺杆菌感染发生时,胃部正
脑梗
王建峰 主任医师
吉安市中心人民医院 三甲
脑梗是脑血管疾病里面最常见的类型,是指各种原因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通常脑梗塞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脑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是脑动脉粥样硬化和动脉炎,脑栓塞的原因主要为心源性和非心源性栓子,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主要是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微栓子等。治疗主要是急性期给予超早期的溶
脑梗死
袁俊丽 主任医师
邯郸市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引起脑缺血缺氧性改变,进而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软化。多数患者表现为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包括偏瘫、偏麻,共济失调,以及言语功能障碍等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可以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状态和去大脑皮质状态。患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
脑梗
袁俊丽 主任医师
邯郸市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是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一般在安静状态下或者是失眠时发病,一般急性起病。常见的病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疾病,比如心房颤动、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粘液瘤、患者可以引起,如果患者严重低血压和严重低血容量时也可能会引起。根据上述不同的原因,临床上可以分为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脑分水岭梗死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