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远视散光怎么办
儿童远视散光有其定义与成因,通过视力检查、散瞳验光、眼轴及角膜曲率检查等进行诊断,可通过光学矫正(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和视觉训练(精细目力训练、双眼视功能训练)进行干预,日常要注意用眼习惯、保证户外活动时间、定期复查,选择矫正方法要考虑儿童情况,家长需关注儿童相关情况促进眼部健康发育
一、儿童远视散光的定义与成因
远视是指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后,散光是由于眼球在不同子午线上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经过该眼球屈光系统后不能形成一个焦点而是形成两条焦线。儿童远视散光的成因包括遗传因素,若父母存在远视散光,儿童遗传患病风险增加;也与眼球发育有关,儿童眼球通常较小,眼轴较短,易出现生理性远视,若同时伴有角膜或晶状体屈光不正则易形成散光。
二、儿童远视散光的检查与诊断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儿童的视力情况,若发现远视力和近视力异常,需进一步检查。
2.散瞳验光:对于儿童,尤其是12岁以下的儿童,通常需要散瞳验光,以麻痹睫状肌,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散瞳可使用阿托品眼膏等药物进行睫状肌麻痹,一般需要连续用药3-5天,然后进行验光检查,能区分真性近视、假性近视以及准确测量远视和散光的度数。
3.眼轴及角膜曲率检查: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等设备检查眼轴长度以及角膜曲率,眼轴较短会导致远视,角膜曲率异常会引起散光。
三、儿童远视散光的干预措施
(一)光学矫正
1.框架眼镜:是矫正儿童远视散光常用的方法。根据验光结果定制合适度数的框架眼镜,能帮助儿童清晰视物,缓解视疲劳。对于不同年龄的儿童,需要选择合适材质和款式的眼镜,保证佩戴舒适且安全。例如,对于活泼好动的学龄前儿童,可选择重量较轻、不易破碎的树脂镜片框架眼镜。
2.角膜接触镜:包括硬性角膜接触镜(RGP)和软性角膜接触镜。RGP对于一些散光度数较高的儿童可能有更好的矫正效果,能有效控制近视的发展,但佩戴需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眼部卫生,定期复查。软性角膜接触镜相对RGP来说,矫正散光的效果可能稍逊一筹,且需要注意佩戴时间和卫生管理。
(二)视觉训练
1.精细目力训练:让儿童进行穿珠子、拼图等精细目力活动,有助于锻炼眼部肌肉的协调能力和提高视力。例如,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穿珠子训练,从简单的大珠子开始,逐渐过渡到小珠子,根据儿童的年龄和能力调整训练强度。
2.双眼视功能训练:对于存在双眼视功能异常的远视散光儿童,可进行双眼视功能训练,如同时视训练、融合训练等。通过专业的视觉训练设备或游戏,帮助儿童改善双眼的协调功能和立体视功能。例如,使用双眼视功能训练仪进行交替遮盖、融合视等训练项目,每次训练时间根据儿童情况而定,一般每次15-30分钟,每周进行数次。
四、儿童远视散光的日常注意事项
1.用眼习惯:控制儿童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不宜超过1-2小时,且距离屏幕保持50厘米以上。教导儿童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眼睛与书本保持33厘米左右的距离,背部挺直,胸部离桌沿一拳左右,避免在光线过暗或过亮的环境下看书、写字。
2.户外活动:保证儿童每天有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建议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能让儿童的眼睛接触自然光线,有助于眼部的发育和预防近视等屈光不正的发展。例如,鼓励儿童在课余时间多进行跑步、踢球等户外活动。
3.定期复查:定期带儿童进行视力和屈光状态的复查,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通过复查能及时了解儿童远视散光度数的变化情况,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儿童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异常情况,应随时就医复查。
五、特殊人群(儿童)的温馨提示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于远视散光的干预需要特别关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选择矫正方法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配合程度和眼部发育情况。对于佩戴框架眼镜的儿童,要教育其爱护眼镜,避免眼镜损坏或丢失;对于佩戴角膜接触镜的儿童,要严格按照医嘱做好眼部清洁和护理,防止眼部感染。同时,家长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避免因为视力问题给儿童带来心理压力,鼓励儿童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训练,促进眼部健康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