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什么症状
沙眼症状分急性期、慢性期和晚期。急性期有眼红、异物感、畏光、流泪及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增多等症状;慢性期出现睑结膜瘢痕、角膜血管翳,眼部仍有干涩等不适;晚期会导致睑内翻及倒睫、角膜混浊、眼干燥症等严重后果。特殊人群中,儿童表达能力有限,病情进展快,易损视力,需早发现早治疗;老年人身体机能和认知功能减退,并发症对角膜损伤严重,要密切关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谨慎,优先非药物治疗,若用药选影响小的并监测母婴情况。
一、沙眼的症状
1.急性期症状
眼部刺激症状:患者会出现明显的眼红,眼睛像充了血一样,结膜呈现弥漫性充血,睑结膜表面粗糙不平,乳头增生,看起来像天鹅绒一样。同时伴有眼睛异物感,就好像眼睛里进了沙子,这种感觉会持续存在且在眨眼时更为明显。还会有畏光症状,在正常光线甚至较暗光线环境下,眼睛也会难以适应,不敢直视光源,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流泪增多,眼泪不受控制地流出。
分泌物增多:眼睛会分泌出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晨起时可能会发现上下眼睑被分泌物黏住,睁眼困难。这些分泌物通常比较黏稠,颜色可为白色、黄色或黄绿色,影响患者的视力清晰度,分泌物在眼内堆积时会感觉视物模糊。
2.慢性期症状
睑结膜瘢痕:随着病情进展,睑结膜开始出现瘢痕。瘢痕早期表现为白色线状,之后逐渐融合成片状。瘢痕的出现会导致睑结膜表面失去正常的光滑状态,变得凹凸不平。
角膜血管翳:在角膜缘会出现新生血管,从角膜缘向角膜中央生长,形似垂帘,称为角膜血管翳。这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视力,轻度血管翳可能仅引起轻度视力下降,严重时会遮挡瞳孔区,导致视力明显减退,甚至失明。
眼部不适症状持续:虽然急性期的眼红、异物感等症状可能有所减轻,但仍然会持续存在不同程度的眼部干涩、轻微异物感等不适。患者可能会经常不自觉地眨眼,试图缓解眼部的不适。
3.晚期症状
睑内翻及倒睫:由于睑结膜瘢痕收缩,会导致睑板变形,引起睑内翻,也就是眼睑向眼球方向内卷。同时,睫毛也会随着眼睑内翻而倒向眼球,倒睫会不断摩擦角膜,引起角膜上皮损伤,患者会感觉眼部剧痛,犹如针刺,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视力。
角膜混浊:长期的角膜血管翳、倒睫摩擦等因素,会导致角膜出现混浊。角膜混浊可从轻度的云雾状到重度的瓷白色混浊,严重影响光线进入眼内,造成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失明。此外,还可能引起泪道阻塞,导致患者长期流泪,泪液排出不畅,容易引发眼部感染,加重病情。
眼干燥症:沙眼晚期可破坏泪腺及其导管,导致泪液分泌减少,出现眼干燥症。患者会感觉眼睛极度干涩,有烧灼感,严重时可导致角膜溃疡、穿孔,最终导致失明。
二、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由于表达能力有限,可能不能准确描述眼部不适。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孩子的表现,如频繁揉眼、眨眼、流泪、眼睛发红等,一旦发现应及时就医。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沙眼病情进展可能比成人更快,更容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睑内翻倒睫损伤角膜等。而且儿童处于视力发育关键期,沙眼若不及时治疗影响视力,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所以,对于儿童沙眼,强调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过程中要尽量选择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如采用滴眼液时要耐心安抚孩子,避免孩子抗拒造成药物浪费或损伤眼睛。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沙眼的治疗效果和恢复速度。同时,老年人可能存在认知功能减退,在使用眼药水等药物治疗时,可能会忘记用药时间或方法,家属应给予提醒和协助。另外,老年人的角膜等眼部组织较为脆弱,沙眼引起的睑内翻倒睫等并发症对角膜的损伤可能更为严重,需要更加密切关注眼部症状,定期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需特别谨慎,许多治疗沙眼的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潜在风险。在怀疑患有沙眼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自己的怀孕或哺乳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病情,权衡利弊选择相对安全的治疗方法,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如眼部清洁等措施。若必须使用药物,会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最小的药物,并密切监测母婴情况。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自身也要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用手揉眼,防止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