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红肿出血怎么办
牙龈红肿出血与口腔局部因素(牙菌斑、牙结石、不良刷牙习惯、食物嵌塞)和全身因素(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系统性疾病)相关,可通过口腔清洁护理(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牙缝刷)、调整饮食(增加维C食物、减少辛辣刺激食物)干预,需及时就医检查(口腔科检查及血液检查),针对性治疗(洁治术、治疗原发疾病),不同人群(儿童、妊娠期女性、糖尿病患者)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明确牙龈红肿出血的常见原因
牙龈红肿出血多与口腔局部因素及全身因素相关。口腔局部因素中,牙菌斑、牙结石是常见诱因,牙菌斑是不断积聚在牙齿表面的细菌薄膜,牙结石则是牙菌斑钙化形成的硬物,它们长期刺激牙龈,引发炎症导致红肿出血;不良的刷牙习惯,如用力过猛、刷牙方式不正确等,也会损伤牙龈造成出血;食物嵌塞若未及时清理,会引发牙龈的炎症反应。全身因素方面,像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会影响凝血功能,导致牙龈容易出血;内分泌紊乱,妊娠期女性体内激素变化会使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易出现红肿出血;一些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口腔局部抵抗力下降,也易发生牙龈炎症出血。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1.口腔清洁护理
正确刷牙:选择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将牙刷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少量用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早晚各刷一次。对于儿童,家长要辅助监督并指导正确刷牙,因为儿童可能不能完全独立掌握正确方法,需注意力度,避免损伤儿童稚嫩的牙龈。
使用牙线或牙缝刷:牙菌斑容易在牙齿邻面堆积,使用牙线或牙缝刷可以有效清除邻面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清理牙缝,牙缝刷适用于牙缝较大或存在牙龈退缩的人群,能更精准地清洁牙缝部位。
2.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如橙子、猕猴桃、青椒等,维生素C有助于维持牙龈组织的完整性,增强牙龈的抵抗力。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C易导致牙龈脆弱、容易出血,而充足的维生素C摄入可以改善牙龈的健康状况。同时,要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这类食物可能会加重牙龈的炎症反应,对于有牙龈红肿出血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食用。
三、及时就医检查与治疗
1.就医检查
当出现牙龈红肿出血情况时,应及时前往口腔科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包括查看牙龈的状况、牙齿的情况等,还可能会建议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血液检查,以排除全身血液系统等疾病导致的牙龈出血。例如,白血病患者的血常规会有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及形态改变,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凝血功能检查会显示血小板减少等。
2.针对性治疗
如果是牙菌斑、牙结石引起的,医生会进行洁治术,通过超声洁牙等方式去除牙菌斑和牙结石,消除局部刺激因素,从而缓解牙龈红肿出血症状。对于由全身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如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紊乱等,需要同时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比如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将血糖稳定在合理范围内,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牙龈的炎症状况。
四、不同人群的特殊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牙龈红肿出血可能与口腔卫生习惯不良、乳牙萌出等有关。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每天早晚辅助刷牙、监督使用牙线等。在乳牙萌出阶段,可能会出现轻度的牙龈红肿,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食物残渣积聚加重炎症。如果儿童牙龈红肿出血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发热等,应及时就医。
2.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牙龈对局部刺激更敏感,易出现牙龈红肿出血。这期间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除了常规的刷牙、使用牙线外,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妊娠期专用的口腔护理产品。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处理口腔问题。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摄入,以维持牙龈健康。
3.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牙龈红肿出血时,除了做好口腔清洁等基础护理外,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会加重牙龈炎症。要遵循糖尿病的饮食和治疗方案,密切监测血糖,保持血糖稳定,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牙龈的炎症状况,促进牙龈健康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