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
慢性牙髓炎临床表现包括疼痛特点为长期隐痛或钝痛、诱因不明显;牙髓活力测试异常且可能部分尚存活力;牙齿有咬合不适及对应牙龈轻度炎症表现;通常有既往牙髓病史。
一、疼痛特点
1.隐痛或钝痛:患者通常感觉牙齿有长期的、不太剧烈的疼痛,多为隐痛或钝痛,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与急性牙髓炎的剧烈疼痛不同。这种疼痛往往是慢性炎症持续刺激牙髓神经所导致,炎症的缓慢进展使得疼痛表现为相对温和的隐痛或钝痛性质,在不同年龄、性别以及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均可能出现,例如长期有夜间磨牙习惯的人群,由于牙齿长期受到异常咬合力刺激,更容易引发慢性牙髓炎,进而出现此类疼痛表现。
2.疼痛诱因不明显:疼痛发作没有明显的、特定的诱发因素,不像急性牙髓炎那样常因冷热刺激等特定刺激而迅速引发疼痛。可能在进食较甜、较冷或较热食物时不会立即出现剧烈疼痛,但会有长期的不适感觉。对于有不同病史的患者,比如有长期牙龈炎病史的患者,其慢性牙髓炎的疼痛诱因可能更不明显,因为长期的牙龈炎症可能已经使牙髓的敏感性发生了变化。
二、牙髓活力相关表现
1.牙髓活力测试异常:通过牙髓活力测试(如冷测、热测等)可发现牙髓活力存在异常。一般来说,慢性牙髓炎患牙对温度刺激的反应较为迟缓,或者在温度刺激去除后仍有持续的不适感觉。在儿童群体中进行牙髓活力测试时,由于儿童的牙髓神经相对较为敏感,可能需要更加轻柔的操作,但慢性牙髓炎患儿的牙髓活力测试结果同样会显示出对温度刺激反应的异常改变;对于女性患者,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整体敏感性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但慢性牙髓炎的牙髓活力测试表现主要还是由牙髓自身的炎症状态决定,不过女性患者可能在心理上对疼痛的感知略有不同,但牙髓活力测试结果本身不会因性别而有本质差异;对于有长期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其牙髓的血液循环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可能影响牙髓活力测试的结果判断,但根本的牙髓炎症导致的活力异常表现仍然存在。
2.牙髓可能有部分活力尚存:与急性牙髓炎不同,慢性牙髓炎时牙髓可能还有部分区域的牙髓组织仍有一定活力,但整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这是因为慢性炎症的发展相对缓慢,牙髓组织有一定的时间进行自我修复和适应,所以并非所有牙髓组织都完全失去活力,而是存在部分相对正常的牙髓组织,但这些组织也处于慢性炎症环境中。
三、牙齿相关症状
1.咬合不适:患者可能感觉牙齿有咬合不适的情况,在咀嚼食物时,患牙可能会有轻微的疼痛或不适感,不敢用力咀嚼。不同年龄的人群表现略有差异,儿童由于咀嚼习惯尚未完全成熟,可能更易因咬合不适而影响进食行为;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身体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牙齿周围组织的敏感性略有改变,咬合不适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根本原因还是慢性牙髓炎导致的牙髓及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引起咬合时的不适;有长期偏侧咀嚼习惯的患者,其两侧牙齿的咬合情况不同,患侧慢性牙髓炎时咬合不适可能更为明显,因为长期偏侧咀嚼使患侧牙齿承受了更多异常的咬合力,加重了牙髓炎症相关的咬合不适症状。
2.牙龈相关表现:患牙对应的牙龈区域可能会有轻度的炎症表现,如牙龈轻度充血、肿胀等,但一般不如急性根尖周炎时牙龈肿胀明显。慢性炎症长期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出现轻度的炎性反应。对于儿童患者,牙龈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慢性牙髓炎引起的牙龈轻度炎症也可能存在;女性患者在激素水平波动时,牙龈的炎症反应可能会略有变化,但总体仍符合慢性牙髓炎导致的牙龈轻度炎症表现;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牙龈炎症可能更易加重,所以其牙龈的炎症表现可能相对更为明显,需要特别关注血糖对牙龈炎症的影响。
四、病史相关表现
1.既往牙髓病史:患者通常有既往牙髓疾病的病史,比如曾经有过急性牙髓炎发作史,经过治疗后未完全治愈,炎症转为慢性;或者长期存在牙齿的轻度不适未得到重视,逐渐发展为慢性牙髓炎。对于有既往牙髓病史的患者,其慢性牙髓炎的临床表现可能与初次牙髓病变有所不同,因为有过牙髓炎症的经历,牙髓组织已经有了一定的病理改变基础,所以在疼痛特点、牙髓活力等方面可能会有更具特征性的表现。例如曾经有过急性牙髓炎开髓引流史的患者,慢性牙髓炎时疼痛的发作形式可能更倾向于慢性隐痛,牙髓活力测试的异常表现也可能更为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