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产是什么意思是把孩子打掉么
引产是妊娠12周后因母体或胎儿方面原因用人工方法诱发子宫收缩结束妊娠的过程,与早期人工流产有本质区别。其适应证包括母体因素(如患严重心肝肾等疾病、严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和胎儿因素(如严重畸形、胎盘功能低下等)。引产方式有药物引产(需密切监测宫缩、胎心等,不同年龄及有剖宫产史孕妇需特殊考虑)和水囊引产(要严格操作规范,有生殖系统炎症孕妇需先治炎症)。引产过程中需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宫缩及胎心情况,有多次引产史孕妇风险高,还需关注孕妇心理并疏导。整个引产过程需遵循医学规范以保障孕妇健康安全。
一、引产的定义
引产是指妊娠12周后,因母体或胎儿方面的原因,须用人工方法诱发子宫收缩而结束妊娠的过程。它与“把孩子打掉”有着本质区别,“把孩子打掉”通常指的是人工流产,一般是在妊娠早期通过人工或药物方法终止妊娠,而引产是在妊娠中晚期采取的终止妊娠措施。
(一)引产的适应证
1.母体因素
患有严重的心、肝、肾等疾病,继续妊娠可能会危及孕妇生命安全,例如孕妇患有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心功能处于较差状态,继续妊娠会加重心脏负担,此时需要引产。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如高龄孕妇(年龄≥35岁),若存在上述严重母体疾病,引产的必要性更高,因为高龄妊娠本身就伴有较高的妊娠风险,再加上母体基础疾病,风险进一步增加。从生活方式角度看,长期吸烟、酗酒的孕妇,其身体状况可能更差,更容易出现危及生命的妊娠合并症,更需要考虑引产来保障母体健康。
患有严重的妊娠高血压疾病,经治疗后无明显好转,如孕妇血压持续居高不下,伴有蛋白尿、水肿等严重表现,继续妊娠会导致孕妇出现抽搐、脑出血、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此时需引产终止妊娠。对于有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在妊娠期间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风险更高,引产对于这类特殊病史的孕妇来说是保障健康的必要措施。
2.胎儿因素
胎儿严重畸形,如胎儿存在无脑儿、严重的心脏畸形等,无法在出生后存活,为避免孕妇承受继续妊娠至足月后再分娩畸形儿的身心痛苦,需要引产。不同性别胎儿在面临严重畸形时,引产的决策是基于胎儿健康状况本身,而非性别因素。从生活方式角度,若孕妇在孕期有接触致畸物质(如放射性物质、某些致畸药物等)的情况,导致胎儿畸形的风险增加,此时引产是对胎儿和孕妇负责的选择。对于有不良孕产史(如既往分娩过畸形儿)的孕妇,此次妊娠发现胎儿畸形后,引产的必要性更为突出,因为再次经历分娩畸形儿会给孕妇带来更大的身心创伤。
胎盘功能低下,胎儿在宫内可能出现生长受限、缺氧等情况,如通过监测发现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低、脐血流异常等,提示胎儿在宫内的状况不佳,为避免胎儿发生严重缺氧甚至死亡,需要引产。对于有妊娠期糖尿病病史的孕妇,其胎盘功能往往容易受到影响,发生胎儿宫内状况异常的风险较高,在孕期需要密切监测胎盘功能等指标,一旦出现胎盘功能低下等情况,应及时考虑引产。
二、引产的方式及相关注意事项
(一)引产方式
1.药物引产
通过使用药物来诱发子宫收缩,常用的药物有缩宫素等。缩宫素可以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模拟正常分娩的子宫收缩过程。在使用药物引产时,需要密切监测孕妇的宫缩情况、胎心变化等。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药物引产的剂量等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高龄孕妇可能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所不同,需要更谨慎地观察和调整用药。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在进行药物引产时,需要特别注意子宫破裂等风险,因为剖宫产瘢痕可能在宫缩过程中受到影响。
2.水囊引产
将水囊放置在子宫壁与胎膜之间,通过注入一定量的水来引起子宫收缩。放置水囊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避免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对于患有阴道炎等生殖系统炎症的孕妇,需要先治疗炎症,控制感染后再考虑水囊引产,因为炎症可能会随着水囊的放置而逆行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二)引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引产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孕妇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同时,要观察宫缩的频率、强度以及胎儿的胎心情况。对于有多次引产史的孕妇,子宫可能存在一定的损伤,引产过程中发生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严密地监测。孕妇在引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医护人员需要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孕妇的不良情绪,因为情绪过度紧张可能会影响宫缩等情况,不利于引产的顺利进行。
引产与“把孩子打掉”有着本质区别,引产是在特定医学指征下,为保障母体或胎儿健康而采取的终止中晚期妊娠的医学措施,整个过程需要严格遵循医学规范,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来保障孕妇的健康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