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的原因和治疗
牙龈萎缩的原因包括牙周病(受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影响,菌斑牙石堆积致炎症破坏组织引发萎缩)、刷牙方法不当(各人群均可能,不当方式致牙龈磨损萎缩)、不良修复体(各年龄段人群易因不合适修复体机械刺激致牙龈炎症萎缩)、正畸治疗(青少年常见,正畸力不当等致牙龈生理性改建异常引发萎缩);治疗包括牙周病的基础治疗(洗牙控炎)和手术治疗、纠正刷牙方法(指导巴氏刷牙法)、更换合适修复体、正畸治疗调整(调整正畸力和加强口腔卫生指导)
一、牙龈萎缩的原因
1.牙周病:
年龄与性别因素: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会逐渐出现生理性退变,且男性由于吸烟等生活方式因素,患牙周病的风险相对较高。牙周病是导致牙龈萎缩最常见的原因,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长期堆积,引发牙龈的慢性炎症,炎症会破坏牙龈组织和牙槽骨,导致牙龈逐渐萎缩。例如,有研究表明,35岁以上人群中牙周病的患病率较高,且男性牙周病的严重程度往往更甚于女性。
生活方式影响:吸烟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增加牙周病的发生风险,进而促进牙龈萎缩。此外,口腔卫生不良,长期不刷牙、不使用牙线等,会使菌斑、牙石持续堆积,加重牙龈炎症,加速牙龈萎缩进程。
病史因素:有牙周炎病史的患者,如果病情控制不佳,牙龈萎缩会逐渐进展。
2.刷牙方法不当:
年龄与性别因素: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人群都可能因刷牙方法不当导致牙龈萎缩,但一般来说,缺乏口腔保健知识的人群更易出现这种情况。不正确的刷牙方式,如刷牙力度过大、采用横刷法等,会过度磨损牙龈乳头和牙槽骨,长期下来引起牙龈萎缩。例如,青少年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更容易因刷牙不当导致牙龈问题。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中不注重口腔保健,没有养成正确刷牙习惯的人,刷牙方法不当的概率更高,从而增加牙龈萎缩的风险。
病史因素:本身没有口腔疾病,但刷牙方法长期不正确的人群,也可能逐渐出现牙龈萎缩。
3.不良修复体:
年龄与性别因素: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因佩戴不良修复体导致牙龈萎缩,性别差异不明显,但不同修复体类型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可能存在差异。不合适的假牙、牙套等修复体,会对牙龈造成持续的机械刺激,引起牙龈炎症和萎缩。比如,老年人佩戴不合适的假牙,更容易出现牙龈萎缩问题。
生活方式影响:生活中需要佩戴修复体但未选择合适产品的人群,易因不良修复体导致牙龈萎缩。
病史因素:有佩戴修复体需求但未正确选择的人群,可能引发牙龈萎缩。
4.正畸治疗:
年龄与性别因素:正畸治疗在青少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男性和女性在此阶段的发生率无明显性别差异。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齿移动可能会引起牙龈组织的生理性改建,如果正畸力过大或牙齿移动不协调,可能导致牙龈萎缩。例如,青少年在正畸治疗时,如果正畸医生操作不当或患者自身口腔卫生维护不佳,容易出现牙龈萎缩。
生活方式影响:正畸治疗期间需要患者配合良好的口腔卫生维护,若患者生活方式中口腔卫生习惯较差,会增加牙龈萎缩的风险。
病史因素:本身牙齿排列等情况需要正畸治疗,但在治疗过程中未注意相关口腔护理的人群,易出现牙龈萎缩。
二、牙龈萎缩的治疗
1.牙周病的治疗:
基础治疗:首先进行洗牙,去除菌斑、牙石等局部刺激物,控制牙龈炎症。对于一些轻度牙龈萎缩,通过彻底的洗牙和良好的口腔卫生指导,炎症得到控制后,牙龈萎缩可能会停止进展。
手术治疗:如果牙龈萎缩较为严重,出现牙槽骨吸收等情况,可能需要进行牙周手术,如牙龈翻瓣术等,以改善牙龈的附着状态,但手术效果因个体情况而异。
2.纠正刷牙方法:
指导患者采用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即刷毛与牙长轴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按照牙龈-牙交界区,使刷毛一部分进入龈沟,一部分铺于龈缘上,尽可能伸入邻间隙内,用轻柔压力使刷毛在原位进行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每次颤动4-5次,颤动时牙刷移动约1mm,每次只刷2-3颗牙齿,然后将牙刷移至下一组牙齿,重复以上动作。通过正确刷牙方法的指导,减少对牙龈的机械损伤,防止牙龈萎缩进一步加重。
3.更换合适修复体:
对于因不良修复体导致的牙龈萎缩,需要及时更换合适的修复体。专业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口腔情况,定制合适的假牙或牙套等修复体,以消除对牙龈的不良刺激,促进牙龈炎症的消退和萎缩牙龈的恢复。
4.正畸治疗的调整:
在正畸治疗过程中,正畸医生会密切关注牙龈情况,根据患者的牙龈状况调整正畸力。如果发现有牙龈萎缩的趋势,会及时调整牙齿移动的方案,同时加强患者的口腔卫生指导,确保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龈健康不受明显影响。例如,通过调整弓丝的力量、控制牙齿移动的速度等方式,来减少对牙龈组织的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