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晚期有什么症状
梅毒可累及皮肤黏膜、骨、眼、心血管、神经等多个系统,分别可引起树胶肿、近关节结节等皮肤黏膜损害,骨膜炎、骨树胶肿等骨梅毒,间质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眼梅毒,主动脉炎、主动脉瘤等心血管梅毒,无症状神经梅毒、脑膜血管梅毒、脊髓痨、麻痹性痴呆等神经梅毒,不同系统损害有其各自表现、发病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如不安全性行为等生活方式及梅毒感染未规范治疗等病史是重要因素。
一、皮肤黏膜损害
1.树胶肿:是三期梅毒较常见的损害,初为皮下小硬结,逐渐增大与皮肤粘连,形成浸润性斑块,中心逐渐软化破溃,溃疡呈穿凿状,境界清楚,边缘锐利,基底暗红,有黏稠树胶状脓汁排出,常单发,多见于头面部、四肢、胸壁、上腭及小腿等处,病程慢性,可遗留瘢痕。树胶肿的发生与梅毒螺旋体在局部组织的持续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不同年龄、性别均可发病,生活方式如不安全性行为等可能增加感染梅毒螺旋体进而发展到晚期出现树胶肿的风险。
2.近关节结节:少见,为发生于大关节附近的皮下结节,多见于肘、膝、髋等关节,对称发生,结节大小不一,质硬,无疼痛及压痛,与周围组织不粘连,破溃后可形成溃疡,但少见。其形成与梅毒螺旋体侵犯关节周围组织,引发免疫反应导致局部组织增生有关,各年龄段、性别均可发生,病史中有梅毒感染未及时规范治疗是重要因素。
二、骨梅毒
1.骨膜炎:较为多见,常累及长骨,表现为局部肿胀、疼痛,夜间加重,运动后疼痛加剧,局部有压痛,X线检查可见骨膜增厚。梅毒螺旋体侵犯骨膜,引起炎症反应导致上述表现,不同年龄、性别均可患病,生活方式中不安全性行为感染梅毒螺旋体是根源,病史中有梅毒感染史是关键。
2.骨树胶肿:少见,病变部位可出现肿胀、疼痛,可导致骨质破坏,影响骨骼功能,X线检查可见骨质破坏灶,其发生机制与梅毒螺旋体在骨组织中持续感染,引发免疫炎症反应,导致骨组织破坏有关,各年龄段、性别均可能患病,病史中梅毒未规范治疗是重要诱因。
三、眼梅毒
1.间质性角膜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为双侧性,表现为角膜周围炎,随后角膜出现弥漫性浸润,视力下降,严重者可导致失明。梅毒螺旋体侵犯眼部组织,引起免疫炎症反应,累及角膜导致间质性角膜炎,儿童及青少年因免疫系统发育等特点,相对更易受影响,病史中有梅毒感染史是病因,生活方式中不安全性行为等可能导致母亲感染梅毒进而垂直传播给儿童引发眼梅毒。
2.虹膜睫状体炎:可出现眼部疼痛、畏光、流泪、视力模糊等表现,梅毒螺旋体侵犯眼部的虹膜睫状体,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上述症状,各年龄段、性别均可发病,病史中有梅毒感染史是关键因素,生活方式中不安全性行为等是感染梅毒螺旋体的途径。
四、心血管梅毒
1.主动脉炎:可累及主动脉根部,导致主动脉扩张、主动脉瓣环扩大,引起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可出现心悸、气短等症状,严重时可发生心力衰竭。梅毒螺旋体侵犯主动脉,引发炎症反应,导致主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各年龄段、性别均可患病,病史中有梅毒感染史且未规范治疗是重要原因,长期不安全性行为等生活方式增加了感染梅毒螺旋体的风险,进而可能发展为心血管梅毒。
2.主动脉瘤:多发生于升主动脉,其次为主动脉弓,瘤体增大时可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相应的压迫症状,如胸痛、呼吸困难等,严重时可破裂危及生命。梅毒螺旋体破坏主动脉壁,导致局部薄弱形成动脉瘤,各年龄段、性别均可发病,病史中梅毒感染未规范治疗是关键,生活方式中不安全性行为等是感染根源。
五、神经梅毒
1.无症状神经梅毒:患者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但脑脊液检查可发现异常,如淋巴细胞增多、蛋白含量增加、梅毒血清学试验阳性等。梅毒螺旋体侵犯神经系统,但处于早期无症状阶段,各年龄段、性别均可患病,病史中有梅毒感染史是前提,生活方式中不安全性行为等是感染途径。
2.脑膜血管梅毒:可出现头痛、呕吐、颈项强直等脑膜炎表现,以及偏瘫、失语等脑血管意外症状,梅毒螺旋体侵犯脑膜及脑血管,引起炎症和血管病变导致上述表现,各年龄段、性别均可发病,病史中梅毒感染未规范治疗是重要因素,生活方式中不安全性行为等增加了感染风险。
3.脊髓痨:多见于成年男性,表现为闪电样疼痛、感觉性共济失调、尿失禁、阳痿等,梅毒螺旋体侵犯脊髓后根及后索,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成年男性相对更易患病,病史中梅毒感染史是关键,生活方式中不安全性行为等是感染途径。
4.麻痹性痴呆:多发生于30-50岁男性,表现为进行性痴呆、人格改变、癫痫发作等,梅毒螺旋体侵犯大脑实质,引起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等病变导致上述症状,30-50岁男性相对高发,病史中梅毒感染未规范治疗是重要原因,生活方式中不安全性行为等是感染根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