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梗塞严重的症状
脑干梗塞会引发意识障碍、呼吸功能异常、眼球运动障碍、肢体运动障碍和吞咽困难等多种症状表现,不同年龄、有不同基础病史的患者在这些症状的发生、表现及影响上各有特点,如年龄大、有长期基础疾病者意识障碍更易且重,儿童呼吸调节脆弱、眼球运动障碍影响发育等,吞咽困难可致严重并发症需特殊护理等
一、意识障碍
脑干梗塞严重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脑干是维持意识清醒的重要结构,当脑干发生梗塞,影响到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结构时,就会导致意识水平的改变。例如,部分患者可能从正常清醒状态迅速陷入昏睡,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变得迟钝,呼唤时仅能模糊应答,进一步发展可出现昏迷,对任何刺激均无明显反应。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脑干梗塞后意识障碍可能更易发生且恢复相对困难;有长期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的患者,脑干梗塞时意识障碍的程度可能更重,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导致脑干血管病变基础更严重,加重对脑干功能的影响。
二、呼吸功能异常
1.呼吸节律改变:脑干中存在调节呼吸的中枢结构,如延髓的呼吸中枢。脑干梗塞可导致呼吸节律紊乱,常见的有潮式呼吸、间停呼吸等。潮式呼吸表现为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重复以上周期性呼吸;间停呼吸则是呼吸次数明显减少,并且每隔一段时间有一次较长时间的呼吸暂停。对于儿童患者,脑干梗塞导致呼吸节律改变的情况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由于儿童呼吸调节系统相对脆弱,后果更为严重。有早产史或先天性呼吸系统发育不良病史的儿童,脑干梗塞时呼吸功能异常可能更易发生且更难处理。
2.呼吸频率改变:可出现呼吸频率增快或减慢。呼吸频率增快可能是因为脑干梗塞后机体为了代偿缺氧等情况而出现的应激性反应;呼吸频率减慢则可能提示脑干呼吸中枢受到严重抑制,病情较为危重。年龄较小的婴儿脑干梗塞时,呼吸频率改变可能更不典型,需要密切监测呼吸频率的细微变化来判断病情。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病史的患者,脑干梗塞时呼吸频率改变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本身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的患者,脑干梗塞后呼吸频率改变可能与单纯脑干梗塞导致的情况有所不同,需要综合评估。
三、眼球运动障碍
1.瞳孔变化:脑干梗塞可引起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异常。例如,一侧脑干梗塞可能导致同侧瞳孔缩小或扩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中脑的动眼神经核等结构受损会影响瞳孔的调节和对光反射功能。老年患者由于眼部结构和神经系统的生理性退变,脑干梗塞时瞳孔变化可能不典型,需要仔细观察和鉴别。有眼部疾病病史如青光眼等的患者,脑干梗塞时瞳孔变化可能与单纯脑干梗塞导致的情况有所关联,需要结合病史综合判断。
2.眼球运动受限:可出现眼球向一侧凝视、眼球震颤等。脑干内的眼球运动神经核团及传导束受损会导致眼球运动障碍。比如,展神经核、动眼神经核等受损可引起相应的眼球运动受限,患者无法正常向某个方向转动眼球等。儿童患者眼球运动障碍时,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脑干梗塞导致的眼球运动障碍可能会影响其视觉发育等,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评估。有头部外伤史等可能影响脑干结构的病史的患者,脑干梗塞时眼球运动障碍可能更为复杂,需要详细排查病因和制定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四、肢体运动障碍
脑干梗塞可导致四肢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表现为偏瘫、四肢瘫等。脑干内的皮质脊髓束等运动传导通路受损会引起肢体运动功能异常。例如,皮质脊髓束受损可导致对侧肢体出现中枢性瘫痪,表现为肌肉力量减弱、肌张力改变等。不同年龄的患者肢体运动障碍的表现和恢复情况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相对较强,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恢复的潜力,但需要及时进行康复干预;老年患者肢体运动障碍恢复相对困难,且长期卧床可能引发肺炎、压疮等并发症。有运动系统基础疾病病史如帕金森病等的患者,脑干梗塞时肢体运动障碍可能会叠加基础疾病的影响,使病情更为复杂,需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进行治疗和康复。
五、吞咽困难
脑干梗塞可引起吞咽困难,这是因为脑干内的吞咽中枢及相关神经传导通路受损。患者可能出现吞咽时呛咳、进食困难等情况,严重时可导致误吸,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需要特别注意营养支持和防止误吸。儿童患者吞咽困难时,由于其吞咽功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或存在基础的吞咽功能问题,脑干梗塞后吞咽困难可能更易导致营养不良和吸入性肺炎等,需要给予特殊的喂养方式和护理;老年患者吞咽困难时,除了营养问题,还需要关注口腔卫生等情况,防止误吸引发严重肺部感染。有脑血管疾病病史或头颈部手术史等可能影响吞咽功能的患者,脑干梗塞时吞咽困难的风险可能更高,需要提前做好吞咽功能的评估和相应的处理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