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牙周炎引起牙龈萎缩该怎么办
牙周炎可致牙龈萎缩,其因局部刺激、年龄、吸烟、基础病史等;早期可通过正确口腔清洁、龈上龈下洁治及药物辅助控制;中期有引导组织再生术、膜龈手术等改善;晚期严重时需固定或拔牙修复,儿童、妊娠期女性、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需早期发现治疗,依病情阶段采取措施并关注特殊人群。
一、明确牙周炎引起牙龈萎缩的原因
牙周炎是由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作用于牙龈和牙周组织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牙菌斑中的细菌及其毒素会不断刺激牙龈,导致牙龈出现炎症、出血、肿胀等,长期的炎症会使牙龈的附着丧失,进而引起牙龈萎缩。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龈也会出现生理性萎缩,但牙周炎导致的牙龈萎缩往往比生理性萎缩更为严重且进展更快,一些有吸烟习惯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重牙周组织的损伤,使得牙周炎病情加重,牙龈萎缩的情况也更易发生,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牙周组织对细菌的易感性增加,牙周炎更容易发展,牙龈萎缩也更难控制。
二、早期干预措施
(一)控制牙周炎进展
1.口腔清洁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关键,推荐使用巴氏刷牙法,每天早晚各刷牙一次,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对于牙龈萎缩的患者,要更加轻柔地清洁牙齿,避免过度用力损伤牙龈。使用的牙刷应选择软毛牙刷,减少对牙龈的刺激。
还可以使用牙线或牙缝刷来清洁牙齿邻面的菌斑和食物残渣。对于一些牙间隙较大的牙龈萎缩患者,牙线和牙缝刷能有效地清除邻面的污垢,防止菌斑堆积加重牙周炎。
2.龈上洁治和龈下刮治
龈上洁治是通过超声波洁牙机等设备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菌斑等。龈下刮治则是深入到牙龈下方,刮除牙根面上的牙石和菌斑,这是治疗牙周炎的基础步骤。一般每6-12个月进行一次龈上洁治,对于牙周炎较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3-4个月进行一次龈下刮治,通过这些操作可以去除局部刺激因素,阻止牙周炎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减缓牙龈萎缩的进程。
(二)药物辅助治疗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使用一些局部药物辅助治疗。例如,米诺环素凝胶,它可以缓慢释放药物,在牙龈沟内持续发挥抗菌作用,抑制牙周致病菌的生长,减轻牙龈的炎症。但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不能替代口腔清洁和基础的牙周治疗。
三、中期改善措施
(一)引导组织再生术
如果牙周炎导致牙槽骨吸收,牙龈萎缩较严重,可考虑引导组织再生术。该手术是在牙周袋内放置引导组织再生膜等材料,引导牙周膜细胞等再生,形成新的牙周组织,包括新的牙槽骨和牙龈组织,从而改善牙龈萎缩的状况。但这种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要经过医生的严格评估后才能决定是否采用。
(二)膜龈手术
对于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较多的情况,膜龈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改善方法。例如游离龈瓣移植术,是取患者自身的游离牙龈瓣移植到牙龈萎缩的部位,覆盖暴露的牙根,增加牙龈的厚度和宽度,改善牙龈的外观和功能。手术的成功与否与患者的口腔局部条件、术后的护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晚期应对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晚期情况及处理
当牙龈萎缩非常严重,已经出现牙齿松动等较严重情况时,可能需要进行牙齿的固定等治疗。如果牙齿松动度较大无法保留,则可能需要拔除牙齿后进行义齿修复等。但这些治疗措施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制定。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发生牙周炎导致牙龈萎缩相对较少,但如果发生,需要特别注意口腔清洁的指导,因为儿童可能不能很好地配合刷牙等操作,家长要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同时要避免儿童食用过多甜食等易导致龋齿进而引发牙周炎的食物,定期带儿童进行口腔检查,早期发现问题早期处理。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更容易发生牙周炎,进而导致牙龈萎缩。在妊娠期进行牙周治疗时要特别谨慎,尽量选择在妊娠4-6个月期间进行相对简单的牙周治疗,如龈上洁治等,以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加强口腔清洁,保持口腔卫生。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控制不佳时,牙周炎更容易反复发作,牙龈萎缩进展更快。这类患者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要积极治疗牙周炎,定期进行牙周复查,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牙周组织的愈合,会影响牙龈萎缩的治疗效果。
4.老年人:老年人牙龈萎缩可能既有生理性因素又有病理性因素(如牙周炎等)。老年人在进行牙周治疗时要考虑其身体状况,如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在口腔清洁方面,要选择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口腔清洁工具,如较大刷头、手柄设计便于握持的牙刷等,以提高口腔清洁的依从性。
总之,对于牙周炎引起的牙龈萎缩,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根据不同的病情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关注特殊人群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的处理和护理,以最大程度地改善牙龈萎缩的状况,维护口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