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是性病
HPV不完全等同于性病,它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部分型别感染属性病范畴,部分如引起寻常疣、扁平疣的不属于。其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母婴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症状方面,与性病相关的有生殖器疣、宫颈癌相关症状等,非性病相关的有寻常疣、扁平疣症状。诊断方法有细胞学检查、HPV检测、组织病理学检查。治疗针对不同病变如生殖器疣、宫颈癌前病变、非性病相关疣有相应物理和药物治疗方式。特殊人群中,女性要定期筛查,孕期感染需密切观察;男性可能成为病毒携带者应注意保护;儿童主要间接感染,治疗应选温和方式。
一、HPV不完全等同于性病
1.HPV的定义:HPV即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双链环状DNA病毒,其病毒颗粒由蛋白衣壳和核心单拷贝的病毒基因组DNA构成。目前已鉴定出超过200种HPV型别。
2.性病的定义:性病是主要通过性接触、类似性行为及间接接触传播的一组传染性疾病。
3.HPV与性病的关系:部分HPV型别感染可归类为性病,如HPV16、18等高危型别以及6、11等低危型别,常通过性传播,引起生殖器疣、宫颈癌等生殖系统相关疾病,属于性病范畴。但并非所有HPV感染都属于性病,比如一些低危型HPV可引起寻常疣、扁平疣等,这些疣通常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如共用毛巾、衣物等)传播,而非性传播,所以这部分HPV感染不属于性病。
二、HPV的传播途径
1.性传播:这是HPV尤其是与性病相关的HPV型别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性伴侣数量多、过早开始性生活等因素会增加感染风险。研究表明,有多个性伴侣的人群HPV感染率显著高于单一性伴侣人群。
2.母婴传播:母亲在分娩过程中,婴儿通过产道时可能感染HPV,如婴儿可能因此发生呼吸道乳头瘤病。
3.间接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HPV污染的物品,如公共浴池、游泳池、坐便器、毛巾等,有可能感染可引起寻常疣、扁平疣等的HPV型别。
三、HPV感染的症状
1.与性病相关的症状:
生殖器疣:由低危型HPV(如6、11型)引起,常表现为生殖器或肛周部位出现单个或多个散在的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后逐渐增多增大,可呈菜花状、鸡冠状或乳头状。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高危型HPV(如16、18型)持续感染可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接触性出血(如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出血)、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等症状。
2.非性病相关的症状:
寻常疣:多由HPV1、2、4型等引起,表现为黄豆大小的与皮肤颜色一致或偏棕褐色的丘疹,表面粗糙,摸上去硬度大于周围皮肤,常见于手部、足部等部位。
扁平疣:由HPV3、10型等引起,好发于青少年,表现为米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表面光滑,圆形或椭圆形,呈淡褐色或正常肤色,常多发,好发于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处。
四、HPV感染的诊断
1.细胞学检查:如宫颈细胞学检查(TCT),通过采集宫颈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可用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初步筛查。
2.HPV检测:检测是否感染HPV以及感染的型别,常用方法有杂交捕获法、荧光定量PCR法等。高危型HPV检测对于发现潜在的宫颈癌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3.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疣体或可疑病变组织,通过活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明确病变性质,是诊断的金标准。例如,通过对生殖器疣组织的病理检查,可观察到特征性的空泡细胞等病变。
五、HPV感染的治疗
1.针对生殖器疣:
物理治疗: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等,通过物理方式去除疣体。
药物治疗:如外用咪喹莫特乳膏等。
2.针对宫颈癌前病变:根据病变程度,可能采取宫颈锥切术等手术治疗方式,切除病变组织。
3.针对非性病相关疣:
物理治疗:冷冻、激光等同样适用,可去除疣体。
药物治疗:如外用维A酸类药物、水杨酸等,可促进疣体脱落。
六、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女性:
定期筛查:有性生活的女性应定期进行HPV和TCT联合筛查,以便早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建议2129岁女性每3年进行一次单独TCT筛查;3065岁女性每5年进行一次HPV和TCT联合筛查。
孕期:孕期感染HPV,需密切观察,一般不建议在孕期进行特殊处理,以免对胎儿造成影响。但需注意观察疣体变化,如疣体增大影响分娩方式,可能需剖宫产。
2.男性:虽然男性感染HPV后症状相对不典型,但同样可能成为病毒携带者并传播给性伴侣。有多个性伴侣的男性应注意自我保护,如使用安全套。同时,若发现生殖器部位有异常增生物,应及时就医。
3.儿童:儿童主要通过间接接触感染HPV引起寻常疣、扁平疣等。家长应注意儿童个人卫生,避免儿童与他人共用毛巾、衣物等物品。若儿童出现疣体,治疗时应优先选择温和的物理治疗方法,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药物,以免对儿童皮肤造成损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