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和来月经有什么区别
先兆流产和月经在概念、症状、病因上的区别,以及针对不同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有少量阴道流血、腹痛等症状,宫口未开,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月经是女性生理循环周期,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伴出血。症状上,二者在阴道出血、腹痛性质和伴随症状有不同表现。病因方面,先兆流产与胚胎、父母因素、母体全身性及生殖器官疾病、内分泌异常、环境等有关,月经主要因体内激素周期性变化引发。特殊人群如育龄期有性生活女性、青春期和围绝经期女性、有慢性疾病女性、生活方式不健康女性,在面临先兆流产或月经问题时,都有相应需关注和处理的要点。
一、概念区别
1.先兆流产
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的阴道流血、继而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痛,盆腔检查宫口未开,胎膜完整,无妊娠物排出,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若症状加重,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常见于育龄期有性生活且处于妊娠期的女性。
2.月经
月经是女性生理上的循环周期,发生在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人类和黑猩猩与别的动物之间。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
二、症状区别
1.阴道出血
先兆流产
出血量通常较少,颜色可为粉色、褐色或少量鲜红色,有时可能会有少量的血块。出血情况可能是持续少量出血,也可能是间断性出血。若阴道流血量增多或下腹痛加剧,可能会发展为难免流产。
月经
月经量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每次月经量在2060毫升。月经血通常是暗红色,除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月经出血通常是持续性的,一般会持续37天。
2.腹痛性质
先兆流产
腹痛多为下腹部隐痛、坠胀感或伴有腰酸,疼痛程度轻重不一,有的女性可能仅感觉到轻微不适,有的则会有较为明显的腹部疼痛。疼痛通常是持续性或间歇性发作。
月经
月经期间的腹痛称为痛经,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坠痛、胀痛、刺痛等。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女性疼痛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有的则会出现严重的疼痛,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甚至伴有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痛经一般在月经开始的12天较为明显,随后逐渐减轻。
3.伴随症状
先兆流产
除阴道出血和腹痛外,部分女性可能还会出现乳房胀痛、乏力、恶心、呕吐等妊娠相关症状。如果流产不可避免,可能会有妊娠组织排出。
月经
部分女性在月经期间可能会出现头痛、烦躁、情绪波动、腹胀、腹泻等症状,但这些症状通常在月经结束后会自然消失。
三、病因区别
1.先兆流产
胚胎因素
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先兆流产的常见原因,约占50%60%。
母体因素
妈妈患有全身性疾病,如严重感染、高热疾病、严重贫血或心力衰竭、慢性肝肾疾病或高血压等;生殖器官异常,如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强烈应激与不良习惯,如严重的躯体刺激、过量吸烟、酗酒、过量饮咖啡、毒品等;免疫功能异常,如自身免疫功能紊乱等。
父亲因素
精子的染色体异常也可能导致先兆流产。
环境因素
过多接触放射线和砷、铅、甲醛、苯等化学物质可能引起流产。
2.月经
主要是由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着女性的内分泌系统,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的增生和脱落。此外,情绪波动、生活环境改变、过度劳累、饮食不规律等因素可能会影响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月经周期或月经量的改变。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有性生活女性
如果有性生活且月经推迟后出现阴道出血、腹痛等症状,应首先考虑是否为先兆流产的可能,及时进行妊娠试验和超声检查以明确诊断。在未明确诊断前,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
2.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尚未完全成熟,月经可能会出现不规律的情况。如果出现月经量过多、过少、经期过长或过短、严重痛经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同时,要注意经期卫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围绝经期女性
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水平波动较大,月经周期会变得紊乱。此时出现的阴道出血可能是月经失调,但也需要警惕子宫内膜癌等疾病的可能。若出现异常阴道出血,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
4.有慢性疾病女性
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的女性,无论是处于妊娠期发生先兆流产,还是月经期出现月经异常,都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管理,因为慢性疾病可能会影响女性的内分泌和生殖系统功能。在治疗疾病的同时,要注意药物对月经或妊娠的影响。
5.生活方式不健康女性
长期吸烟、酗酒、熬夜、过度节食或运动的女性,更容易出现月经失调和怀孕后先兆流产的风险。这类女性应改善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合理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戒烟戒酒,以维持内分泌的稳定。在备孕期间,更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为孕育健康宝宝创造良好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