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颌面部淋巴结炎
急性颌面部淋巴结炎是常见口腔颌面部疾病,好发于儿童,成人抵抗力下降时也可发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病原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其病因还包括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卫生不良等。临床表现分早期、进展期和化脓期,诊断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不同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在治疗时有不同注意事项,预防措施主要有保持口腔卫生、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一、概述
急性颌面部淋巴结炎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颌面部疾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好发于儿童,这是因为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抵抗力相对较弱。成人在身体抵抗力下降时也可能发病。颌面部存在丰富的淋巴组织,它们能将口腔、颌面及上呼吸道的淋巴液引流汇集到所属的区域淋巴结内,当这些区域遭受细菌侵袭时,就容易引发淋巴结炎。
二、病因
1.病原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这些细菌通常来源于口腔内的龋齿、牙周炎、根尖周炎、扁桃体炎、咽炎等感染病灶,细菌可通过淋巴管扩散至颌面部淋巴结,引起炎症。
2.机体抵抗力下降:儿童因免疫系统不完善,容易受到细菌感染。成人在过度劳累、营养不良、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机体抵抗力下降,也容易诱发急性颌面部淋巴结炎。
3.口腔卫生不良: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口腔内细菌大量滋生,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例如,不按时刷牙、饭后不漱口等不良习惯,容易引发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进而可能导致颌面部淋巴结炎。
三、临床表现
1.早期:淋巴结肿大,质地较硬,有压痛,表面皮肤可正常或稍红。患者可能仅感觉局部轻微疼痛和不适,在吞咽、咀嚼或转头时疼痛可能会加重。此时,病情相对较轻,若能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2.进展期:随着炎症的发展,淋巴结肿大更加明显,疼痛加剧,表面皮肤发红、发热,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儿童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哭闹等表现。
3.化脓期:炎症进一步加重,淋巴结内形成脓肿,触诊时有波动感。此时疼痛剧烈,全身症状也更为明显,体温可高达39℃甚至更高。若脓肿破溃,可流出黄色或黄白色脓液,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仍需积极治疗,以防感染扩散。
四、诊断
1.临床表现:医生通过询问患者的症状,如淋巴结肿大、疼痛、发热等情况,以及观察局部体征,如淋巴结的大小、质地、压痛、皮肤颜色等,初步判断是否为急性颌面部淋巴结炎。
2.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这提示存在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血沉等炎症指标也可能升高。
3.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淋巴结的形态、大小、内部结构以及有无脓肿形成,对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还需要进行CT或MRI检查,以更全面地了解病变的范围和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五、治疗
1.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身体恢复。多饮水,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毒素排出。饮食方面,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同时,要保持口腔清洁,使用淡盐水或含漱液漱口,减少口腔内细菌滋生。
2.药物治疗: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先采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头孢克洛等。若病情较重,伴有高热、全身症状明显等情况,则需要静脉输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青霉素等。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等,但儿童使用止痛药物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
3.手术治疗:当淋巴结内形成脓肿时,需要及时进行切开引流术。手术一般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切开脓肿,排出脓液,并放置引流条,以保证引流通畅。术后需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治疗时应更加谨慎。用药时需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计算剂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在护理方面,要注意安抚儿童的情绪,避免其因疼痛和不适而哭闹,影响治疗效果。同时,要注意儿童的饮食营养均衡,增强其抵抗力。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身体的恢复能力。在治疗急性颌面部淋巴结炎时,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基础疾病情况,积极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此外,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用药时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3.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处于特殊生理状态,用药需要特别谨慎,以免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在治疗时,应尽量选择对胎儿安全的药物。一般情况下,可先采用局部治疗和物理治疗等非药物方法缓解症状。若必须使用抗生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药物。
七、预防
1.保持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按时刷牙,饭后及时漱口。使用正确的刷牙方法,确保牙齿的各个面都能得到清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和洁牙,及时治疗龋齿、牙周炎等口腔疾病。
2.增强机体抵抗力: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肉类、鱼类等。坚持适量的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心情舒畅。
3.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及时治疗扁桃体炎、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以及口腔内的各种感染病灶,防止细菌扩散引发颌面部淋巴结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