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同性外斜视

来源:民福康

共同性外斜视是一种眼外肌疾病,双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一只眼注视时另一只眼向外偏斜且各注视方向斜视角度基本一致。其病因包括解剖、神经支配、屈光和遗传因素;临床表现有眼位偏斜、复视、视力问题和视疲劳;诊断需进行视力、眼位、眼球运动、屈光和同视机检查;治疗分非手术(矫正屈光不正、视觉训练、三棱镜矫正)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及时治疗并做好术后护理,老年人需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孕妇孕期一般不手术,可先采取非手术方法缓解症状。

一、定义

共同性外斜视是一种眼外肌疾病,属于斜视的一种类型。在这种疾病中,双眼视轴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一只眼注视目标时,另一只眼会向外偏斜,并且在各个不同的注视方向上,斜视的角度基本保持一致,无明显差异。它与麻痹性斜视不同,后者通常是由于眼外肌麻痹等原因导致眼球运动受限,在不同方向注视时斜视角度会发生变化。

二、病因

1.解剖因素:眼外肌的附着点、走行方向等解剖结构异常,可能影响眼球的正常运动和协调,从而引发共同性外斜视。例如,眼外肌的力量不平衡,某些肌肉过强或过弱,打破了眼球运动的平衡,导致眼球向外偏斜。

2.神经支配因素:眼球的运动由神经系统精确控制。当神经传导通路出现问题,如神经冲动的发放异常或神经调节功能失调,可能使眼外肌的运动不协调,进而导致共同性外斜视。

3.屈光因素:高度近视患者由于看近时不需要过多的调节,相应的集合功能也会减弱,长期下来可能引发外斜视。而远视患者为了看清物体,过度使用调节,会带动过多的集合,可能导致内斜视,但如果集合功能长期过度使用后出现疲劳或失调,也有可能发展为外斜视。

4.遗传因素:共同性外斜视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其直系亲属患该病的概率可能会增加。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眼外肌的发育、神经调控等方面起作用。

三、临床表现

1.眼位偏斜:这是最明显的症状,表现为一只眼睛向外偏斜。在外观上可以直接观察到,患者的双眼不再处于对称的位置。

2.复视:部分患者会出现复视,即看一个物体时会看到两个影像。这是由于双眼的视轴不平行,同一物体的影像不能同时落在双眼视网膜的对应点上,大脑无法将两个不同位置的影像融合成一个,从而产生复视现象。

3.视力问题:长期的外斜视可能导致斜视眼的视力发育受到影响,出现弱视。尤其是在儿童时期,视觉系统处于发育阶段,如果斜视得不到及时矫正,弱视的发生率会更高。

4.视疲劳:患者为了克服复视和眼位偏斜带来的视觉干扰,眼睛需要不断地进行调节和适应,容易出现视疲劳症状,如眼睛酸胀、疼痛、干涩、视物模糊等。

四、诊断

1.视力检查:通过视力表检查患者双眼的视力,了解视力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视力下降或弱视。对于儿童患者,可能需要使用特殊的视力检查方法,如儿童视力表、图形视力表等。

2.眼位检查:医生通过遮盖去遮盖试验、交替遮盖试验等方法来确定眼位是否偏斜以及斜视的类型和程度。遮盖去遮盖试验可以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显斜和隐斜,交替遮盖试验则有助于进一步测量斜视的角度。

3.眼球运动检查:观察眼球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情况,评估眼外肌的功能是否正常。检查时,医生会让患者跟随手指或目标物向不同方向转动眼球,注意眼球运动的范围、速度和协调性。

4.屈光检查:使用验光仪等设备检查患者的屈光状态,确定是否存在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散瞳验光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患者尤为重要,因为他们的眼睛调节能力较强,散瞳可以放松睫状肌,获得更准确的屈光度数。

5.同视机检查:同视机可以测量患者的双眼视功能,包括同时视、融合视和立体视等。通过同视机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双眼视觉功能受损程度,对于诊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五、治疗

1.非手术治疗

矫正屈光不正:对于伴有屈光不正的患者,佩戴合适的眼镜可以改善视力和眼位。例如,近视患者佩戴近视眼镜,远视患者佩戴远视眼镜,有助于调整眼睛的调节和集合功能,减轻斜视症状。

视觉训练:包括集合训练、融合训练等。通过特定的训练方法,增强患者的双眼协调能力和融合功能,改善眼位和视觉质量。视觉训练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且需要患者长期坚持。

三棱镜矫正:对于一些轻度的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佩戴三棱镜眼镜可以帮助减轻复视症状,使双眼的影像更加接近,提高视觉舒适度。

2.手术治疗

手术时机:一般来说,如果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者斜视程度较重、影响外观和视觉功能,应考虑手术治疗。对于儿童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非常重要,通常建议在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内进行手术,以促进双眼视觉功能的恢复和发育。

手术方式: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眼外肌减弱术、眼外肌加强术等。眼外肌减弱术是通过减弱某条或某几条眼外肌的力量,使眼球的运动更加平衡;眼外肌加强术则是增强眼外肌的力量,以调整眼球的位置。具体的手术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眼外肌的功能情况来确定。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共同性外斜视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导致弱视,影响视觉功能的正常发育。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眼睛情况,一旦发现眼位偏斜等异常,应及时带孩子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视力检查、戴镜和视觉训练等。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儿童,要做好心理安抚工作,减轻孩子的恐惧和焦虑情绪。同时,术后要注意眼部护理,避免感染,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复查和康复训练。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眼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如白内障、青光眼、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共同性外斜视的诊断和治疗。在治疗前,需要全面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眼部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身体耐受性,术后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孕妇:孕妇在怀孕期间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激素水平的改变可能会影响眼睛的屈光状态和眼外肌的功能。如果孕妇患有共同性外斜视,一般不建议在孕期进行手术治疗,以免手术和麻醉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可以先采取非手术治疗方法,如佩戴眼镜、进行视觉训练等,缓解症状。同时,孕妇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用眼,定期进行眼部检查。

了解疾病
外斜视
外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是指眼外肌协调运动功能出现异常,使得患者双眼无法同时注视同一物体,包括间歇性外斜视、恒定性外斜视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儿童外斜视必须手术吗?
王卫 副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不一定。儿童外斜视多数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是否需要手术要结合斜视程度,以及对立体视影响的程度,斜视的范围,以及发作的频率判断。保守治疗的方法效果并不确切,有时还会干扰医生对手术的判断。所以,不提倡在确诊斜视之后保守治疗。有一部分外斜时会长期病情稳定,但多数情况下会缓慢加重,导致立体视的受损,此外,外
怎么做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笔尖训练。可以拿一支笔或者竖起一根手指头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双眼注视着笔尖或者指指尖,然后逐渐缩短笔尖或指尖和眼睛的距离。每天训练两次,每次训练五到十分钟,就可以帮助矫正外斜视。二、正位视训练。首先是面对镜子找到双眼的正位,捕捉到双眼正位后看向远处,当可以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视线集中训练。可以拿一支笔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也可以竖起一根手指头放在眼前正中间的位置,双眼集中注视笔尖或者指间,然后将手指或者笔向眉心处移动。每天练习两次,每次练习五到十分钟,坚持训练一段时间,外斜视的情况就会得到好转。二、正位视训练。让自己的眼睛保持
间歇性外斜视会自愈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不会自愈,需要及时进行矫正。随着年龄的增长,双眼视力逐渐发育成熟,此时再进行矫正则会影响到预后。间歇性外斜视的病因尚未明确,主要考虑是外展和集合功能的平衡失调所导致,在进行手术治疗后仍然有可能会复发。对于斜视度数较小的患儿,也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矫正屈光不正、遮盖治疗、弱视治疗、三棱镜
眼睛是外斜视怎么办?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是先天性的外斜视,在出生后以及1岁以内,不伴随其他眼部或者全身的异常情况,一般是恒定性的,需要尽早手术治疗。如果是共同性外斜视,如果斜视的度数小,可以通过佩戴负镜或者辐辏训练,但是如果斜视度数大于30度,由于辐辏能力已经不能控制外斜视,一般需要选择手术治疗。术后应该注意眼部卫生,遵医嘱按时使用眼
外斜视自我矫正训练的方法是什么?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如果外斜视症状比较轻微,斜视度数比较小,可以在医生指导和建议下进行集合训练,用手握住一只铅笔或圆珠笔,笔尖朝上,然后将手平举放在眼前,再慢慢往前推移。往前推移过程中,双眼应该盯着笔尖,这样反复多次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外斜视的情况。但如果外斜视合并屈光不正,应及时进行眼镜矫正治疗。如果外斜视角度比较大,还
外斜视如何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对于斜视度数较小、出现频率较低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例如每天两次的笔尖训练,每次5-10分钟或者佩戴负球镜等治疗方法。对于斜视度数超过30度或者斜视出现频率较高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但需要医生进行评估,例如弱视治疗半年以上视力仍不提高、双眼视力平衡的外斜视患者或者通过远看和近看三棱镜斜视度大于20
外斜视一般怎么治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外斜视的患者早期可以通过非手术的方式进行矫正,如佩戴眼镜、眼部训练等。如果患者有弱视的症状,还需要给予眼罩遮盖的方式缓解。患者治疗年龄越小治愈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的视力逐渐发育完善,矫正的几率会有所降低。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手术治疗的方式进行缓解,可以放松或者增强眼部肌肉,从而缓解斜视的症状
先天性外斜视能治疗吗?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先天性斜视是可以治疗的,它属于先天性疾病,有家庭遗传因素存在,可以发生在出生后六个月以内的孩子,会表现出远视性屈光。目前在临床上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斜视的类型进行选择,如果是调节性内斜视,可以佩戴远视眼镜、双光镜进行矫正。但对于先天性内斜视的患者,则需要选择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斜视会影响孩子的工作和学
一只眼睛外斜视的原因?
张悦 主任医师
四川省人民医院 三甲
一只眼睛外斜视的原因暂时不清楚,研究发现可能与先天因素、外伤或者疾病等因素有关。 1、先天因素:如先天性神经肌肉发育不良、染色体变异、基因疾病或者遗传等,均有可能会引发外斜视。 2、外伤:包括眼外伤和颅脑外伤等,容易损害支配眼睛的神经与组织,导致眼位出现异常。 3、疾病:如颅内或眶内炎症、肿瘤或者感
间歇性外斜视有哪些表现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主要表现就是正位状态,就是完全正常状态和外斜视,就是斜视型状态交替间歇性出现,这种表现可以是在精神状态好、注意力集中时候表现为正位,在精神状态不好、愣神、发烧时候表现出了外斜。也有时候看近时候表现为是正位,看远时候表现为外斜,这些都是间歇性外斜视表现。间歇性外斜视可以在不同时间段,一会正位一会斜视,也可以在看近和看远,也就看不
间歇性外斜视挂什么科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一定是要看斜视与小儿眼科,有的医院有眼肌科,也可以看眼肌科。如果是没有眼肌科,有综合眼科,一定去看综合眼科。如果是有斜视与小儿眼科,一般来讲,斜视就应该去看斜视与小儿眼科。间歇性外斜视看眼肌科是因为斜视要手术治疗,需要在眼外肌上做,所以有的医院就有专门眼肌科,所以斜视需要去看眼肌科。总的来讲,斜视属于眼科疾病,所以如果没有这些
间歇性外斜视的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朱德海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该戴眼镜戴眼镜,另外要减少视疲劳。间歇性外斜视经常会和近视合并存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正确规范配戴眼镜,戴上近视眼镜之后,会对间歇性外斜视有一定帮助,会让斜视频率和斜视程度都减轻。如果没有屈光不正,就是没有近视表现,就是单纯间歇性外斜视,就需要注意定期地到医院找医生复查间歇性外斜视对立体视功能损害。日常生活
共同性外斜视会面瘫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一般不会引起面瘫。共同性外斜视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眼外肌异常或者是支配眼外肌的肌肉麻痹,也可以是眼外肌的发育异常所引起的视物偏斜现象。面神经麻痹主要是由于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所引起的口角歪斜的症状,两种疾病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所以共同性外斜视不会引起面瘫。
共同性外斜视会遗传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是否会遗传,答案是肯定的。在临床上,有一些共同性外斜视具有家族聚集性和遗传性,不过这种遗传几率比较低。临床上,共同性外斜视通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主要是由于先天性的异常所造成,但先天性异常并不是代表所有的先天性异常都会遗传给下一代。
共同性外斜视会导致面瘫吗
朱江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共同性外斜视是由于先天异常或者是眼外肌发育异常而引起的视物偏斜,而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面神经受损后导致的面肌瘫痪的一种神经功能异常。两种疾病没有相互致病性,所以共同性外斜视不会导致面瘫。根据面瘫原因可以分为中枢神经性和周围神经性两类。引起中枢神经性面瘫的原因主要是脑梗塞、颅内感染、颅内肿瘤等疾病。引起周围性面瘫疾病,多见于特发性面神经麻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