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的表现是什么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的主要表现为患肢缺血性静息痛,还会出现皮肤苍白、发绀、潮红、青紫、感觉异常、营养性改变、运动障碍等症状。
1.疼痛:
特点:静息痛,即患者在休息时也会感到疼痛,尤其在夜间更为明显,严重影响睡眠。
原因:由于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肢体缺血,组织代谢产物积聚,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2.皮肤色泽改变:
表现:患肢皮肤苍白、发绀,皮温降低,严重时出现潮红、青紫等改变。
原因: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血液供应不足,皮肤营养不良,出现苍白、发绀等症状。
3.皮肤温度改变:
表现:患肢皮肤温度降低,摸上去发凉,与正常皮肤温度相比有明显差异。
原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皮肤温度降低。
4.感觉异常:
表现:患肢感觉麻木、刺痛、蚁行感等异常感觉。
原因:神经末梢受损,导致感觉异常。
5.营养性改变:
表现:患肢皮肤干燥、脱屑、汗毛脱落、指甲增厚、变形等。
原因:长期缺血导致皮肤和指甲营养不良。
6.运动障碍:
表现:患肢肌肉萎缩,无力,甚至出现跛行。
原因:长期缺血导致肌肉营养不良,运动功能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病情会逐渐进展。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治疗方法包括戒烟、保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如避免患肢受伤、保持皮肤清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等。
对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尤其是营养障碍期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戒烟:吸烟会加重血管闭塞,影响治疗效果,因此患者必须戒烟。
2.保暖:患肢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寒冷刺激会加重血管痉挛,导致病情加重。
3.避免外伤:患肢应避免受伤,避免感染,以免加重病情。
4.注意饮食:患者应注意饮食,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5.定期复查: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营养障碍期的表现较为明显,患者应及时就医,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日常护理,避免病情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