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的病因
急性骨髓炎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分为血源性感染(身体其他部位化脓灶细菌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儿童长骨干骺端易发病,不良生活方式降低免疫力增加风险)、创伤性感染(开放性骨折或术后伤口污染致细菌侵入骨骼,有相关病史者风险高,儿童影响更严重)、蔓延性感染(邻近软组织感染直接蔓延至骨骼,儿童更易出现且感染蔓延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血源性感染
发病机制:身体其他部位的化脓性病灶中的细菌经血液循环播散至骨骼,儿童长骨干骺端的滋养动脉血流缓慢,细菌易在此处停留繁殖引发感染。例如,患儿患有疖、痈等皮肤感染性疾病时,细菌可进入血液,若免疫力较低,细菌就可能随血流到达骨骼部位。年龄因素对血源性感染有影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长骨干骺端的解剖结构特点使其更易发生血源性急性骨髓炎。
生活方式影响: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降低机体免疫力,增加血源性感染的风险。比如,长期营养不良的儿童,其身体抵抗力较弱,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引发血源性急性骨髓炎。
创伤性感染
发病机制:开放性骨折时,皮肤破损,细菌直接侵入骨骼引发感染;或者骨折手术后,伤口污染导致细菌感染骨骼。对于有开放性骨折病史或接受过骨科手术的患者,创伤性感染的风险较高。年龄方面,儿童若发生开放性骨折,由于其自身修复能力和免疫力特点,创伤性急性骨髓炎的发生可能会对其骨骼生长发育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病史影响:有开放性骨折病史或骨科手术史的人群,发生创伤性急性骨髓炎的概率明显增加。在术后恢复过程中,需要严格注意伤口护理,降低感染风险。
蔓延性感染
发病机制:邻近软组织的感染直接蔓延至骨骼,如脓性指头炎可蔓延至指骨引起骨髓炎。不同年龄段人群发生邻近软组织感染蔓延至骨骼的情况有所不同,儿童的手指等部位发生感染时,由于其解剖结构和免疫系统特点,更易出现感染蔓延至骨骼的情况。
特殊人群提示:儿童若发生邻近软组织感染,家长应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局部红肿热痛加重等情况,需及时就医,因为儿童骨骼发育尚未成熟,感染蔓延至骨骼可能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如导致骨骼畸形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