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头骨折怎么治疗
股骨头骨折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无明显移位的股骨头骨折,如老年身体差不耐受手术或儿童患者可考虑保守治疗,包括牵引复位、严格卧床休息及预防并发症;有明显移位的青壮年患者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要减少对股骨头血运破坏;合并严重骨质疏松、年龄大(如65岁以上)风险高时可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有并发症风险,儿童一般不轻易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一、保守治疗
1.适用情况:对于无明显移位的股骨头骨折,可考虑保守治疗。例如,一些老年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耐受手术创伤时,可能选择保守治疗。
2.具体措施:通常采用牵引复位,如皮牵引或骨牵引,将患肢固定在适当的位置,保持骨折端的稳定,促进骨折愈合。同时需要患者严格卧床休息,避免患肢负重,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在卧床期间,要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的生长特性,保守治疗也可能是一种选择,但需要密切关注骨折愈合及肢体发育情况。
二、手术治疗
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适用情况:对于有明显移位的股骨头骨折,一般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这适用于大多数青壮年患者,其骨折移位明显,需要通过手术恢复骨折的解剖结构。
手术操作:通过手术切口暴露骨折部位,将骨折端准确复位后,使用内固定器材,如螺钉等固定骨折端,以维持骨折的稳定,为骨折愈合创造条件。手术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股骨头血运的破坏,因为股骨头的血运情况对骨折愈合及股骨头的存活至关重要。
2.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适用情况:当股骨头骨折合并严重的骨质疏松,骨折难以通过内固定维持稳定,或者患者年龄较大(如65岁以上),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风险较高时,可考虑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操作:将受损的股骨头切除,置换为人工股骨头。该手术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恢复患肢功能,但术后可能存在人工关节松动、脱位等并发症风险。对于老年患者,术后需要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同时要指导患者正确的康复锻炼,以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骨骼仍在发育,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一般不轻易采用,除非是极其特殊的严重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