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郁症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情绪方面早期有心境高涨或低落波动、易激惹;认知方面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改变;行为方面有活动量变化、社交行为改变,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影响,有家族病史者需密切关注相关早期症状
易激惹:患者容易因为一些琐碎小事就出现过度的愤怒、不耐烦情绪,比如在日常生活中,他人一句不太中听的话就可能引发其强烈的情绪反应,发怒程度与实际事件严重程度不相匹配。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脾气突然变得暴躁、哭闹不止等,而青少年可能会出现与同伴冲突增加等情况。
认知方面的早期症状
注意力不集中:早期患者在学习、工作或日常活动中,难以集中注意力,比如学生上课容易走神,工作者工作时容易被外界干扰而分心,导致学习效率或工作效率下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在课堂上不能专注听讲,青少年可能在写作业时频繁分心,成年人可能在处理工作事务时容易遗漏重要信息。生活方式中长期熬夜、缺乏充足睡眠等可能加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有躁郁症家族史的人更要警惕这种认知方面的早期变化。
记忆力改变:可能出现近期记忆力下降,比如经常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如刚放置的物品找不到、刚说过的话转眼就忘等。老年人若本身有认知功能减退基础,早期躁郁症相关的记忆力改变可能更容易被忽视,而年轻人群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和工作表现。
行为方面的早期症状
活动量变化:活动量可能出现明显变化,一种情况是活动量显著增加,表现为坐立不安、频繁来回走动、不停忙碌等,睡眠需求减少;另一种情况是活动量减少,变得过于懒散,不想参与以往喜欢的活动,行动迟缓。性别上无明显特定差异,但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若出现活动量异常变化需格外关注。生活方式中缺乏运动等可能与活动量变化相互影响,有躁郁症病史家族的人更应留意自身行为活动量的异常改变。
社交行为改变:社交行为可能发生改变,比如原本爱社交的人变得回避社交,不愿意与他人接触、交流;而原本不太爱社交的人可能突然变得过度社交,频繁参与各种社交活动但社交质量不高。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社交行为改变表现不同,儿童可能从原本积极与同伴玩耍变得退缩,青少年可能从正常社交转为孤立自己等。



